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429篇
科学研究   106篇
各国文化   54篇
体育   240篇
综合类   54篇
文化理论   64篇
信息传播   16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197篇
  2013年   131篇
  2012年   171篇
  2011年   212篇
  2010年   191篇
  2009年   147篇
  2008年   191篇
  2007年   136篇
  2006年   135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蒋岭 《阅读》2013,(Z4):24-33
小伙伴们,暑假又到了,让我们来到风景如画的桂林,跟随着作家陈淼一起荡舟漓江,欣赏《桂林山水》吧!乐山好水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我们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来观赏桂林的山水。1从古至今,许多文人墨客都喜爱赞美桂林山水。请诵读以下两条诗句,并试着再收集描述桂林的诗句。  相似文献   
992.
其实,没有一种语文叫山水语文,就像没有一种山水叫语文山水。此处所言山水语文,其真正指向有二:其一,一切名山胜水从不乏一脉相承的文学咏叹,从勒石的碑记、悬楼的名文、传诵的联韵诗语,至与山水一样长存的人文胜迹、心情意绪、精神风景,它们均为无可替代的文学存在。其二,既有"破万卷书,行万里路"之古训,山水何尝又不可以理解为一  相似文献   
993.
雷熹平的山水诗文充满了生态审美意蕴,自觉地承担起社会责任。他始终以新颖独特的视角,细致入微地摹写桂林乃至八桂大地的青山秀水,勾勒出一幅幅质朴天然而又美丽清远的山水田园风光,洋溢着对大自然的崇敬之情,以及以物为友的和谐情怀。其诗语言质朴,意蕴深刻,既是对人类生态精神的守望,也是对社会和谐的追求和向往。  相似文献   
994.
许多人都会陶醉于山水之中,杭州的“老市长”自居易中意两湖,写下了“未曾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明代大才子袁宏道说过“青山可以健脾”。  相似文献   
995.
以下六篇课文,是我国古代散文的一组名篇美文,教学中,引导学生作一定的阅读和复习,从而强化对于"文"的感受与理解,将是对学生进行美育和提高语文能力的一种有效方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996.
王维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佼佼者。他的诗突破了山水诗人实录描摹的手法,以画入诗,以乐入诗,以禅入诗,气韵生动,空灵悠远,为典籍英译提供了优秀的蓝本,但同时也对典籍英译所能传达的神韵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诸家译作,在遣词用句上极尽工巧,虽在实录描摹和意境追求上互有得失,但却都体现了既求其达意,更求其传神的不懈努力,值得人们认真地研究和学习。  相似文献   
997.
安顺明清的山水风物诗描写了安顺的奇山异水、生活风貌、民风民俗,具有鲜明的乡土气息和民族特征,意境清幽静谧,色彩艳丽,情趣活泼,展现了优美与壮丽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998.
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和苏轼的《石钟山记》都是游记散文。但是,这两篇山水游记与一般的山水游记不同,它们不侧重写景抒情,而是借记游寓理言志,别具一格。《游褒禅山记》精辟地论述了志、力、物三者的辩证关系,作者指出:要知难而进,才能极尽"非常之观";还指出求学时"深思而慎取"的重要性。《石钟山记》是一篇带有考辩性质的游记,强调对任何事物做判断,必须"目见耳闻",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  相似文献   
999.
安顺明清的山水风物诗描写了安顺的奇山异水、生活风貌、民风民俗,具有鲜明的乡土气息和民族特征,意境清幽静谧,色彩艳丽,情趣活泼,展现了优美与壮丽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000.
展子虔的代表作《游春图》展现了他所生活年代中国山水画发展的独特风貌,对该画作款印、题跋、著录、装裱等的考略也映衬出它在中国古代绘画史中的极高地位和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