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教育   33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岳麓谈新·开栏词】岳麓传统,尤尚“博学多思““知行互发”“实事求是”“明体达用”。今岳麓人承其志。组编历史教科书.参与中国历史新课改,可谓激扬文字、励精图新。岳麓书社与本刊合办“岳麓谈新”专栏。邀中学师生赐稿参与。以岳麓版历史教科书内容为主要依托。探讨课改的新理念、新思想、新内容、新方法、新实践.一切皆求力行新课程之”新”。岳麓谈新,以文会友,交互协商,用心谈新“岳麓谈新”热忱期待您参与!  相似文献   
32.
曹凯 《中学文科》2009,(12):55-55
笔者在教学岳麓书社2008年第3版第13课《交通与通讯的变化》(以下简称“第13课”)时,对几处内容有些困惑,现提出来与大家探讨?第一处,第13课第59页:“到1911年,全国铁路虽然总长9292千米,但其中半数以上由外围修筑并控制,清政府自主所修铁路仅5574千米。”而相对应的内容在岳麓书社必修Ⅱ2006年第2版第67页则表述为:“到1911年,虽然全国铁路总长约4800千米,但其中90%由外国修筑并控制,清政府自主所修铁路仅330千米?”  相似文献   
33.
徐雁 《中国编辑》2006,(5):75-77
我的雁斋里藏有两册有关书房的同名专集,一部是《光明日报》原“周末生活”版编辑组编集的《我的书斋》(科学普及出版社,1998,以下简称京版《我的书斋》),另一部也还是叫《我的书斋》(文汇出版社,2000,以下简称沪版《我的书斋》),是由《新民晚报》“读书乐”版编辑曹正文先生编集的。到去年春夏之交,南京《开卷》杂志的执行主编董宁文先生又编集了一种《我的书房》(岳麓书社,2005)。如此,三本书并肩于我的“书之书”专橱中,大、中、小各有形制,不经意间见出一种相成之美,已是当代书文化的一道小风景了。  相似文献   
34.
【岳麓谈新·开栏词】岳麓传统,尤尚"博学多思""知行互发""实事求是""明体达用",今岳麓人承其志,组编历史教科书,参与中国历史新课改,可谓激扬文字、励精图新。岳麓书社与本刊合办"岳麓谈新"专栏.邀中学师生赐稿参与,以岳麓版历史教科书内容为主要依托,探讨课改的新理念、新思想、新内容、新方法、新实践,一切皆求力行新课程之"新"。岳麓谈新,以文会友,交互协商,用心谈新。岳麓谈新,热忱期待您参与!  相似文献   
35.
4月26日,长沙潇岳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签约仪式暨肖川教育文化讲座在济南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丁双平、岳麓书社社长易言者、湖南省委宣传部唐成红以及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肖川参加了本次活动。  相似文献   
36.
[岳麓谈新·开栏词]岳麓传统,尤尚“博学多思”“知行互发”“实事求是”“明体达用”.今岳麓人承其志,组编历史教科书,参与中国历史新课改。可谓激扬文字、励精图新。岳麓书社与本刊合办“岳麓谈新”专栏,邀中学师生赐稿参与.以岳麓版历史教科书内容为主要依托,探讨课改的新理念、新思想、新内容、新方法、新实践。一切皆求力行新课程之“新”。岳麓谈新,以文会友,交互协商,用心谈新,岳麓谈新,热忱期待您参与!  相似文献   
37.
最近笔者看到了岳麓书社2009年版高中《历史》必修Ⅰ,发现书中有若干史实错误或表述不准确处,容易引起学生的误解,现仅就中国近现代史部分订正如下:  相似文献   
38.
郑小红 《考试周刊》2009,(18):144-145
与旧课程相比,高中历史新课程教材内容跨越性大,涉及的知识面广,在模式上打破了过去的王朝体系,不按编年顺序,而以专题形式出现,并把中外历史混编成一个模块;从教材版本看,初中使用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版本,高中使用的是岳麓书社的版本,不同版本的教材给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带来一定难度。因此,新课程不论是对教师,  相似文献   
39.
又一个“4.23世界读书日”来到了。十五年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有识之士们所追求的“让世界上每一个角落的每一个人都能读到书”的目标,却随着电脑网络的普及而似乎熹微有盼。然而,似如悖论,九年前,一部汉译名为《读书的挽歌:从纸质书到电子书》(The Gutenberg Elegies:The fate of reading in an electronic age,吕世生、杨翠英、高红岭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年版)却横空出世。其原著作者是美国当代著名批评家伯克茨先生,他表达了对“电子时代阅读命运”的深层次的忧虑,认为传统印刷术的挽歌已奏响……随后在《中国编辑》杂志2005年第6期上,有一篇名为《书比人长寿》的文章写道:“刚刚读完一本让出版人有些沮丧的书……讲的是电子时代,由于新媒体泛滥,娱乐的诱惑多而炫,图书阅读被挤到了生活的支流末端,原本十分大众的社会行为,如今缩窄为小众节目了,难免让一些人伤感,也会让一些人镇定。”于是,我让研究生找来了这本书浏览起来。  相似文献   
40.
1982年秋天。我从华中师范大学古典文学研究部毕业。分配到岳麓书社。那时岳麓书社刚刚创建,正在做整理出版湖南地方文献的事情。请有关学者列出一大批拟整理出版的湘人著作名单。有关出版计划得到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领导小组的批准,其中有著名的六大全集,即《王船山全集》、《魏源全集》、《王先谦全集》、《王闽运全集》、《曾国藩全集》、《左宗棠全集》。我当时认定这是一个很大的文化事业,很有意义。我向社领导表示。愿意参与这项工作。一年多以后,社里将整理出版《曾国藩全集》的事情交给我来负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