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5篇
  免费   1篇
教育   290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10篇
综合类   11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7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鲁迅的《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和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两篇经典性文献。多年来,人们只注重对《讲话》的分析和阐释,而忽略了《意见》的指导意义。实际上,就两者比较起来看,早在《讲话》发表10年前,鲁迅就在《意见》中对文学和政治的关系、知识分子如何看待自身和大众化等问题上有所论述,后来毛泽东在《讲话》中继承了《意见》的基本精神并有所发展,从而上升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文献。  相似文献   
192.
左翼革命文学以"革命话语""接着说"的姿态对五四新文学进行合理承传和修正,它非但不是对"人的觉醒"的五四人性启蒙精神本身的否定,而且是充分肯定其价值性的追求,是中国现代文学追求人的解放的一种现代性话语策略与转换.在革命话语的背后,文学家们所热衷的恰是革命与生俱来所携带的叛逆性和人的精神自主性,体现的是左翼革命文学所追求的人文理想.  相似文献   
193.
蒋希曾是20世纪30年代的旅美华人作家,他的坎坷人生经历促成其革命情结。他的诗歌和小说描述了美国华人在底层社会的凄凉景象,不仅阐明了华人谋生过程中所遭遇的困难,而且也揭示了他们不断被边缘化的社会地位。蒋希曾借文学创作号召全世界不同种族的人联合起来反对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压榨,其作品充满刚强的信念和坚定的民族复兴意志。  相似文献   
194.
现在看来,作为1937年当年的7部贺岁片之一,明星影片公司出品的《压岁钱》既不是左翼电影,也不是国防电影,而是多少与此相关联的另一种电影类型,即新市民电影。新市民电影特征是最大程度的强化歌舞元素,注重叙事策略,更强调电影视听语言的娱乐功能,在反映现实人生的同时,保持温和的政治批判立场。换言之,1937年的国产影片,已经只剩下新市民电影一种类型、一种面貌。  相似文献   
195.
怎样看待君特·格拉斯轰动一时的忏悔?怎样看待他青年时代加入纳粹党卫队,并在战后将这段羞耻历史隐藏了整整六十年的做法?怎样评判这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曾经德高望重的左翼知识分子的一生?仍然是一个问题。2006年初秋掀起的这场轩然大波,正是发端于《剥洋葱》这本自传。书中对为纳粹效命的叙述并不多,虽有忏悔,却  相似文献   
196.
《南北极》是作者借左翼文学的酒杯浇自己的块垒,是对自己的童年不幸经历的隐喻式表达。  相似文献   
197.
毛泽东及毛泽东思想不仅在国内有深刻的影响,而且在国际上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早在中国革命最艰难的年代里,毛泽东就引起了外界的注意和兴趣;当代西方“毛泽东学”从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学、心理学等领域对毛泽东的实践活动和毛泽东思想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8.
杨骚是"左联"中国诗歌会发起人之一,20世纪30年代左翼诗歌的杰出代表。在新诗的拓展和普及深化阶段,杨骚新诗创作对现代诗的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杨骚早期诗作注重感伤抒情,后期诗作以写实性和思想性见长。杨骚诗歌表现时代主题,用诗意的语言揭露时弊、感悟社会、关注民生,展示了诗人由一个感伤的现代主义诗人升华为一名坚定的左翼斗士的心路历程。广泛多样的诗歌题材、鲜明生动的意象营造、精湛的艺术表现力、丰富的诗歌想象力是杨骚诗歌创作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99.
20世纪的中国左翼革命是深刻改变了知识分子精神发展向度的重要现象,在革命所昭示的社会正义感和普适的道德原则的影响下,初涉革命之途的知识分子形成了凭借青春激情反抗现有社会秩序,抵御庸常的世俗生活,追求精神圣洁化的文化性格,并以新质的文学叙事呈现了独特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00.
纪德《从苏联归来》一书发表后,影响波及世界各地。与其他国家的多种声音并存不同,该书在中国的反应比较单一。由于当时中苏关系的复杂性,以及1930年代左翼文学的强势,中国知识界对纪德该书描写的真实性普遍表示出质疑,并持批评态度。即使有少数同情理解纪德者,其声音也迅速淹没于抗战之中。《从苏联归来》一书在中国的传播史,显示出个人主义、艺术自由和批判精神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历史中的匮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