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5篇
  免费   1篇
教育   290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10篇
综合类   11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7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以萧红研究为个案历史性地考察多部文学史和学术著作中萧红研究论述的形成过程,分析了受鲁迅、胡风和茅盾评价影响在左翼作家版图下论述萧红的文学史著作和在"重写文学史"思潮影响下对萧红的多样化解读尝试,并探讨了文学史论述背后的研究机制对文学史写作的影响。通过研究关于萧红的文学史书写,试图考察一代代文学史研究者和书写者如何建构、评述萧红,以至于形成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文学史面貌。  相似文献   
52.
文化研究的教科书一般都会把“领袖权”(“领袖权”是瞿秋白对Hegemony一词的译法)概念挂在葛兰西的名下,彷佛这个重要的理论术语是这位意大利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个人发明。类似的简化叙述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历史事实:“领袖权”其实是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在多次的政治辩论中共同采用和铸造的理论术语。本文尝试重新考察瞿秋白(1899-1935)和葛兰西(1891—1937)二人对“领袖权”一词的诠释和用法,并进而勾勒出“领袖权”的理论形构与20世纪初左翼知识分子的政治参与之间具体的历史联系。本文最终希望透过对瞿秋白和葛兰西案例的分析和探讨,具体回应以下几个问题:在布尔什维主义和共产国际的理论论述和政治实践中,20世纪初的左翼政治理论是按照怎样的轨迹建构成形的?现代知识分子面对左翼革命政治实践对他们的种种要求,他们面,临的究竟是怎样的具体政治处境?在这种具体的政治境况中,他们究竟如何重新部署和调动自己的欲望和情感,藉此回应当下政治处境向他们提出的历史任务和政治责任?  相似文献   
53.
20世纪30年代,丁玲在左翼文学思潮的影响下,思想上经历了左翼文艺思想的孕育期、形成期和激进期,并沿着左翼文学思潮开创的道路一直走下去;创作上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创作题材从熟悉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题材转向陌生的工农题材,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有很大的差别,形成两种不同的艺术风格的文学作品。左翼文学思潮对丁玲创作转变的影响,奠定了丁玲以后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成就,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和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4.
“革命文学”论争给鲁迅的心路历程带来了巨大影响。在论争中,鲁迅正确分析了中国革命的形式、性质和方式问题:作家的世界观改造问题:文艺与政治、与生活的关系问题及文艺的特点等问题。通过这次论争加强了鲁迅对马列主义理论及文艺理论的学习与运用,促进了他的思想的转变,从此开始了他的左翼文化的生涯。  相似文献   
55.
左翼电影人在电影编导、电影评论、电影理论著译三条战线同时发力,以"集议"的方式,群起而著之,凝结成崭新的以阶级意识为核心,以现实主义为方向,以电影本体论为美学特征的左翼电影理论,使中国电影从观念、编剧到导表演、摄制,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56.
1928年,鲁迅与创造社、太阳社发生了革命文学论争,这场论争给双方乃至整个左翼文艺界留下了深刻的教训,但“异中求同”使双方实现了“人和”。使左翼文艺界内部的原动力被激活,使左翼文艺界实现了“优胜劣汰”,使进步知识界明确、认同了无产阶级文艺和文化的存在合理性,进而为中国左翼文学的发生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相应的舆论准备。  相似文献   
57.
太宰治是日本无赖派作家代表,是日本乃至世界文学史上有影响的作家之一。他一生既参加左翼运动,熟读《圣经》,又酗酒、殉情,在这种积极与消极的矛盾之中,他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作品。本文试通过太宰治早期及晚期两篇作品,分析其参加及脱离左翼运动的原因,剖析其精神世界,为解读太宰治作品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58.
二战后,法国知识分子普遍左倾,追随苏式共产主义一度成为风尚。自20世纪50年代起,风潮转向,不少左翼知识分子转而批判苏式“极权主义”。1968年“五月风暴”促成左翼思想时兴,但至70年代末,伴随着极左革命理想的幻灭,法国思想界对“极权主义”的挞伐也达于顶峰。至90年代,法国已由昔日“欧洲左派之都”变为“保守之都”。本文以法国左翼思想变迁为主线,对二战后至20世纪末法国思想界的图景作简要勾勒,并借此窥探法国左翼知识分子独特的“思想性格”。  相似文献   
59.
《奔流》作为“左翼学”中的名刊物,多年来因为政治因素而受到重视,其实,在政治表象之下有其独特的化意义:它是鲁迅独立思考“左翼学”的一个标志,鲁迅的化品格于此凸显。并因此而成为“左翼学”低声部叙述的代表。  相似文献   
60.
1930年代,老舍在文学创作上,呈现出向左翼功利性文学观念倾斜和对原有启蒙文学观念恪守的双重特点.一方面,老舍将艺术视野收回到严肃的现实,从政治、经济、社会制度等角度批判现实,颂扬革命,从而增强了其作品的时代性.另一方面,老舍并没有忽视文学的审美特质,仍然注重对艺术规律的强调,坚持国民性批判的启蒙文学主题.这样,老舍在早期文化批判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社会批判的力度,从而使社会批判和文化批判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其创作逐渐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