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5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7篇
教育   2367篇
科学研究   214篇
各国文化   25篇
体育   138篇
综合类   109篇
文化理论   28篇
信息传播   4004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112篇
  2015年   258篇
  2014年   654篇
  2013年   332篇
  2012年   489篇
  2011年   535篇
  2010年   478篇
  2009年   519篇
  2008年   632篇
  2007年   487篇
  2006年   462篇
  2005年   409篇
  2004年   299篇
  2003年   257篇
  2002年   198篇
  2001年   175篇
  2000年   153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本文论述了哈尔滨市图书馆举办的哈尔滨讲坛的特点,阐明了哈尔滨讲坛在提高市民综合素质、推动哈尔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42.
市民社会是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乃至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体论基础和逻辑起点;无论是从发生学的角度来分析还是从事实判断以及价值判断的角度来考察,市民社会也是毛泽东实践哲学思想形成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243.
随着网络的兴起和迅猛发展,新兴媒体对传统媒体产生巨大的影响和冲击,报纸开始主动寻求与网络进行融合互动,报网互动因此应运而生.为此,探索高校校报与报网互动中存在的问题,寻求高校校报与报网互动的发展对策,成为高校校报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44.
数字时代的新媒体发展对传统媒体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如何突围,取得新优势,获得新发展是传统报业急需解决的课题。加强报网互动,进行优势嫁接,实现互融发展,是助推传统媒体"突围"的强大引擎,也是传统媒体谋求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45.
现代市民小说是以现代市民为描写对象,在评判标准上反映并且肯定现代市民价值观的小说创作。随着市民概念的更新,市民小说内涵与外延的重组,一些习惯上认为是雅文学、精英文学的作品划入了市民文学阵营,而一些习惯上认为是通俗文学的作品却因其低俗性和小市民性被市民文学阵营清除出去。三四十年代上海现代市民小说呈现出显著的雅俗互渗与大众化追求特征,究其根本,是现代市民价值观在其背后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246.
《古今小说》中的《众名妓春风吊柳七》改编自《清平山堂话本》中的《柳耆卿诗酒玩江楼记》,改编后的文本在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话语属性以及主题倾向上与原作都有着很大的不同。这些改动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市民叙事向文人叙事的回归,并且这种回归对文学创作具有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247.
今年上半年,报刊社的工作有声有色,成绩斐然。2月份,报刊社举行“省文明单位标兵”揭牌仪式,扩大了在全省教育系统的影响;3月份,报刊社工会被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授予全国教科文卫体系统“先进工会组织”称号,员工的凝聚力进一步增强;4月份和5月份,《中国新闻出版报》分别在头版头条和一个整版,刊登了《文明之花别样红》与《个性化创新的精彩阐释》两篇长篇报道,全面介绍了报刊社创建文明单位标兵的情况和两报六刊的办报办刊经验。在全国产生良好反响,说明江苏教育报刊社在新闻出版行业的认可度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248.
经济法律责任是当前经济法学界研究的热点,对其责任形态在目前还无法取得一致的认识。经济法律责任的二元性体现在研究的逻辑起点和本质属性上。经济法律责任的研究应当以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运动为逻辑起点,力求弥补完善传统分类的不足。经济法律责任同时具有责任形态的独立性和从属性的二元性特征。  相似文献   
249.
250.
新唯物主义在新在哪里?学术界有不少人认为是实践唯物主义,本文则谯辊新在历史唯物主义。重读《关于费尔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我们便可以得出以上结论的清晰逻辑。《提纲》中实践的观点只是认识历史的钥题,为唯物史观的创立提供了依据。马克思从实践入手,解开了历史发展的动力之谜,揭示了社会顾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马克思和恩格斯又在《形态》中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