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7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3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校本研训是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与培训,是以校为基地的师资蚓训。其最终目标是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真正、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整体捌升学校的质量和品位,让学校走内涵发展之路。实施校本研训,要立足于学校的实际,以教学质量为核心,真真切切地融入每一节课,踏踏实实地落实于每一项日常工作,既重培训又重训后反思,既重课堂教学又重课例研讨,既重形式化刘重生活化,既重统一标准又重教师差异,让每个教师都在愉悦中成长,在平实中自然地提升。  相似文献   
142.
他就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原南京气象学院)遥感学院博士生导师罗哲贤教授。近半个世纪以来,他奔赴东北,西临兰州,又南下金陵,他工作过的地方有东北航空护林局业务处、林业部森林防火研究所气象室、甘肃省阿拉善右旗气象站、兰州中心气象台、兰州干旱研究所等。几十年来,他将大半辈子的时光和精力奉献给了中国气象事业和气象教育事业。他一直奔跑在台风预测理论、干旱形成与预测以及大气运动的非线性过程等领域最前沿,取得了创新性的成果,在国内外学术界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3.
徐斌 《新闻实践》2005,(10):F0003-F0003
地处东南沿海的浙江.真算得上是块“风水宝地”,就在今夏短短两个月不到的时间内.罕见的强台风“海棠”,“麦莎”,“卡努“顽固地一次又一次登陆浙东南.给那里带来了横扫一切的“风”和滂沱倾盆的“水”。  相似文献   
144.
在当前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生产,广大农民渴求农业科技和致富信息的大背景下,对农节目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怎样进一步办好节目,使之真正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服务,笔者结合工作的体会认为,对农广播节目要在“平实”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45.
王静 《中国广播》2004,(3):61-62
2004年春节晚会叫了一个很家常喜庆的名字:《欢欢喜喜过大年》。这个题目通俗上口,鲜活生动,饱含着百姓生活的平实和喜悦。  相似文献   
146.
《荷花淀》是一篇带有审美趣味的小说,作为经典的美,可圈可点的地方很多,比如人物的刻画、情节的铺设、景物的描写都带有诗化的味道。一节阅读课不可能画面俱到,只能选取一点而带其他。如何针对一篇作品的特点选取有效的欣赏点是我斟酌再三的。因此这节课选取的鉴赏范围是小说的语言——体味《荷花淀》的语言美。  相似文献   
147.
《四川教育》2005年第1期的清新纯真迎面扑来,为我们一线教师吹来了一阵春风,特别是专题“回到平实”道出了我们一线教师的心声,因为我们渴望平实的教学引领,渴望常态的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148.
《墨经》对中国传统的“修辞立其诚”的修辞观既有继承,又有发展。诚信,既是文化价值观,也是修辞的根本目的。以诚信为归依、以尚质、“抒意”为特征的修辞观与《墨经》语言运用中的修辞实践是一致的。其理论阐述和修辞实践,为后来的修辞学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9.
胡适为了向大众传播“五四”启蒙思想 ,从大众接受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诗歌理论 :“明白清楚”、“自然的音节”、“意境要平实”。他的新诗论具有很强的“大众意识” ,也正因此 ,文学革命才深入人心 ,并对 2 0世纪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50.
司空图《诗品》之《实境》是反对当时的格律丽偶、绮缛错采的风尚,主张以直目所寻的方式追求平实之中见深邃意境的风格论。司空图在落脚于现实生活的基础上,接受道家之“虚空”的思想从而形成“自然”的审美观,又以佛家的“现观”思维方式来实现即景会心的真切自然风格特征。其《实境》既是对诗歌表现手法及语言的描述,更是以风格论而张目,也是司空图“思与境偕”审美主张的又一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