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418篇
科学研究   47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6篇
综合类   29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6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第六代导演贾樟柯时刻在关注变革中的中国,其镜头多聚焦底层小人物的生存际遇。影片《天注定》是贾樟柯对中国诸多突发暴力事件思考后的艺术表达,影片采用类似于古代"四联图"的方式,讲述了发生在姜武、王宝强、赵涛、罗兰山为代表的底层边缘人物身边的暴力事件,揭示出暴力的身边性、普遍性和古今"以暴制暴"事件的相似性等特点,展现了底层人群中的边缘人如何由受暴者演变为施暴者,让观影者了解暴力的发生过程,从而直面暴力,反思暴力事件。  相似文献   
12.
刘恒 《新闻知识》2023,(6):75-79+96
短视频平台对农村市场的开拓,原被期望着能够助力农民发声,但现实是农民在短视频平台上成了数字劳工。本文基于底层研究视角,从科技赋权、社会需求、经济需求等方面分析农民使用短视频平台的原因,试图探析农民在短视频平台的劳动过程,了解短视频平台的隐形剥削机制,呼吁讲述真正且完整的农民故事。  相似文献   
13.
手头的这本<聪明的最高境界>是著名作家陈大超结集出版的第一本书,阅读的过程,是在感知一位睿智的行者在人生驿路上的所思所想,将生活中的点滴感悟凝结成珍珠,在精神家园的深处时时闪烁出智慧的光芒.  相似文献   
14.
萧红的作品,以低处向上看的体恤情怀,始终聚焦在穷人和妇女身上,她完全自觉地站在受难的穷人和妇女一边,控诉社会的不公。此外,她在批判底层民众的愚昧麻木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深入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整个东北乃至整个中国底层的人生。展现了沉重的社会悲剧以及历史惰性之源。她的小说所展示的底层生活不是一个阶层或个体的命运,而是民族历史的性格和命运的投射。  相似文献   
15.
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底层研究”学派作为一种后殖民地历史研究学派,主张摒弃在传统史学中编纂的精英主义话语,力图从底层即人民的角度重写殖民地和后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史.作为印度底层研究的主将,帕萨·查特杰教授以其敏锐的洞察力为我们展示了印度底层社会运作的政治图景,即呈现出“被治理者的政治”或者是作为被作为的“政治社会”的逻辑.与谋求权力的上层精英阶层对政治的运作相比,底层关注的是谋求自身的利益,底层是基于非政治的理由来参与政治.  相似文献   
16.
当代诗歌已经疏远了人民,因而人民也就远离了当代诗坛。王学忠的诗歌,以一位平民诗人的另类呐喊,真实地反映了底层百姓的生活境遇,深刻揭露了愈演愈烈的社会腐败现象,表现出可贵的主人翁意识与忧患意识。在底层问题已引起社会普遍关注的当下,王学忠的诗歌,无疑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7.
打工诗歌由于打工诗人对底层现实的"非代言式"表述而成为当代中国重要的文学现象.打工诗歌呈现打工者生存痛苦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郑小琼的激情式,其特点是对强烈痛苦情感的直白宣泄;另一种是谢湘南的冷静式,其特点是以凝炼的意象冷静地抒发感受.但持两种写法的诗人在对苦难的认识上并无太大差异,都有将苦难神圣化的特点.打工诗人应...  相似文献   
18.
复杂动结式“NP1 VP1 得 NP2 VP2”句式中NP1为客体致使者,且VP2指向NP2的句式可分为A、B、C三类,其中C类有歧义。三类句子中VP1的语义特征和VP2、NP2的语义特点各不相同,这也导致了C类句容易产生歧义。通过讨论三类句子的句法形成过程,发现表层结构相同的A、B两类句子有着不同的底层结构,而C类句式的歧义就是来自于兼有两种不同的底层结构。  相似文献   
19.
20.
吴非 《今日教育》2010,(7):84-85
上个世纪80年代初,经历过红色年代的激荡,感受了底层社会的贫苦,对瞒和骗的教育已经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我总想,中国的教育似乎缺少一种人道精神,我们教育的旗帜上,罕有人性的光辉。那几年,我读了很多俄苏小说,其中格鲁吉亚作家顿巴泽的小说引起我很大的兴趣。在小说《白旗》的结尾,他这样写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