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8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8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6 毫秒
51.
傅惠敏 《上饶师专学报》1991,11(3):57-59,76
本文试就当代小说创作实际与传统典型化论作一些比较和观照,以期对当代小说创作与传统典型化论进行再认识。  相似文献   
52.
论中国当代小说的反讽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讽是人类文化发展中自我反思的必然结果 ,传统的文化逻辑与现代文化意识猛烈冲撞的文化背景导致了中国当代小说反讽形式的勃发。当代小说所普遍存在的言语反讽、情境反讽与结构性反讽等方式 ,构筑了多重反讽视境 ,从而促成了当代小说叙事艺术的超越性位移  相似文献   
53.
杨爱红 《考试周刊》2013,(35):18-19
20世纪90年代以来,小说家和电影的关系较之80年代有了很多微妙的变化,急于介入电影行业、成功踏稳影视和小说的两条船、试图抽身而出的小说家构成了电影改编领域的时代景观。以往研究者多关注作家"触电"所引发的小说家和电影创作的联姻,实际上,导演对当代知名小说家的疏离、小说家与电影的精神对立已经成为90年代以来重要的文化现象。分析这一文化现象,对于反思有着悠久文学传统的中国电影和当代小说、小说家之间存在怎样的共生与抵牾的关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4.
莫言小说《蛙》一方面延续了他对生命的恶、现实的丑的思考,另一方面,通过叙述姑姑万心、"我"用艺术来赎罪的失败,以及文学/艺术在残酷现实面前的苍白无力,否定了文学/艺术的拯救功能,褪去了文学艺术的神圣光环,流露出作者对文学艺术、对生命、对现实的深深失望,表达了一种宿命式的悲剧人生观。  相似文献   
55.
当代小说的"大学叙事"一直绵延不绝,并呈现出规律性的演进态势。"十七年"小说的"大学叙事",不可避免地带有一体化文学秩序的规约。大学生在党的教育指引下,走上革命的星光大道,成为一种固定的叙事范型。1980年代接续五四时代的"人道主义"、"理想主义"等启蒙话语重新复活,"大学叙事"则更多地体现着理想主义和叛逆色彩,呼唤理想、自由,表达着新时期重启现代性工程的急切。当消费主义和世俗化成为时代潮流之后,"大学叙事"书写和表达了大学里教授道德失范、家园失守的精神图景,体现着1990年代以来中国时代的症候。  相似文献   
56.
地缘与性别,是文化的两个重要维度,亦是深入探析文学作品的有效视角.河北当代小说关于人物文化性格、价值取向、两性关系的叙事隐含着独特的性别无意识.传统性别文化的整体性特征与慷慨、勇武、具有庙堂性的燕赵文化在冲撞中融合,赋予文学想象丰厚的性别内涵.  相似文献   
57.
阅读这篇小说,我想起了博尔赫斯的《小径分岔的花园》,这篇难懂的小说,被选人粤教版高中教材。读懂这篇小说,就可以读懂时间之谜与人生之谜。后现代的文学理论在当代小说中被广泛运用,读懂这些小说.需要欣赏者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与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58.
论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对当代小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自然地理环境是区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和文学艺术的关系归总起来不外是自然的“人格化”和人格的“自然化”这么两种表现。在当代小说创作中,自然的“人格化”具体表现为:①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描写成为作品的一种底色,一种基调;②区域自然地理环境成为人的“象征”;③天人之间的矛盾成为当代小说的基本主题之一。人格的“自然化”表现在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对创作主体的作家和对象主体的人物形象的深刻影响上。  相似文献   
59.
60.
1980年,王蒙的《春之声》一发表,便引得惊叹无数,以为“意识流”等所谓“现代派”技巧终于为我所用,论无不欢欣鼓舞。此一评论“话语”,正与所谓“80年代精神”有诸多暗合之处,且先不论。问题在于,时过境迁,当我们告别了80年代,跨越了90年代而来到了“新世纪”之时,再返身顾盼,此一套“话语系统”是否依然有效?倘若是,那么其“限度”何在?在那“限度”之外的为当时人所忽略的诸多其他“话语”,而今的地位又如何?……诸如此类的问题,往大里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