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458篇
科学研究   29篇
各国文化   12篇
体育   33篇
综合类   18篇
文化理论   8篇
信息传播   4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91.
正如果说那一千余条微博的出品有如花瓣洒落,那么此次成稿出版,可谓将那随处飘散的香气杂糅复酿,又给了我们醉酒的味道。国云以谦卑而明亮的起笔,成就了一部气象恢宏的微博版《富春山居图》。诗人杨键说过:"城市化是反自然的,就像工厂是反故乡的。"身处飞速发展的现代工商社会,所谓故乡,在地理上已经面目全非,唯有情感上那深刻的惆怅。牵挂所在,是谓诗心故乡。乡关何处?恐怕是萦绕在每个现代人心头的一个精神困惑。更可怕的是,个性模糊且心机重重的现代人,精神生活之贫瘠乏味,乃至竟连所谓的困惑都成为一  相似文献   
592.
吴志菲 《档案时空》2012,(5):18-22,1
在中国书画鉴定界,有一位专家被尊称为"国眼"。许多由他过目而走出历史尘埃的古书画珍品,就如他人生路途上欣赏到的奇花异草,一件件古书画珍品重新入世,就是一个个令人着迷的传奇故事。他曾在一堆待处理的废纸中找到了国宝级的稀世珍品释怀素的《食鱼帖》;他经过仔细考证,发现了乾隆皇帝曾经御笔亲题为真品的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实为赝品,而乾隆御笔题说是假的那张,实际是真迹,推翻了先人的定论,还了它一个真实的面目。他就是《"国宝"徐邦达》。  相似文献   
593.
毛文颜 《考试周刊》2012,(30):194-195
在中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一股撤村并居的热潮,随之出现了一些问题,只有正确引导才能真正对农民有益,才能建设好真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594.
在旧体诗词创作渐趋复兴的今天,周啸天的〈欣托居歌诗〉取得突出的成就.该诗集视野开阔,多取材于新事物,富有时代气息.作者以鉴赏家的眼力铸诗,追求诗的趣味性.在写法上,好发议论,善于使事用典,具有"以鉴赏为诗"的特点.七古最能代表作者的艺术水平.  相似文献   
595.
《归园田居》(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中有这么一句:“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课本将“拙”解释为“愚拙”,“守拙”就是“守住愚拙,这里是谦虚的说法”。这种解释太笼统,没有解释出“拙”的具体内涵。  相似文献   
596.
<正>【教材分析】《归园田居(其一)》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的一首诗。《归园田居》是陶渊明归隐后所作的一组诗,共五首,这里选的是第一首。这首诗描写了清新自然的田园风光,宁静祥和的农村生活,流露出热爱自然、厌恶官场、追求自由的思想情感,体现了诗人坚守自我、不违本心的人格魅力。诗歌的语言质朴无华,格调清新,细细咀嚼,颇耐人寻味。【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一些诗歌作品,能够在较浅层次上欣赏诗歌。接下来的诗歌教学,应该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  相似文献   
597.
徐坚强先生依据东晋诗人陶渊明的诗作《归园田居》而创作出的混声无伴奏合唱作品《归园田居》,凭借着深厚的艺术性、良好的思想性、独特的审美性而广受人们的欢迎和青睐,成为近年来传唱率较高的合唱作品之一.基于此,文章在简要分析合唱作品《归园田居》创作背景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其音乐结构,继而结合个人经验,详细总结了作品演唱方式.这...  相似文献   
598.
《北流》的起点,是位于广西的边陲小城北流。尽管偏居一隅,作品中六七十年来的北流城,完全不是封闭的,而是一直敞开在时代的风雨之中。当年影响着每个人的大事,在小说中并不是直接笼罩住每个人,总是通过花草树木,通过日常的每一个具体,切切实实地降落在人身上。一个细节推动另一个细节,一个行动推动另一个行动,看起来幅度不大,改变很小,时代和人却慢慢鲜明而生动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