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篇
  免费   0篇
教育   280篇
科学研究   4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苏轼在词的革新上起了很大的作用,他打破了“花间”以来“词为艳科”的狭隘范围,建立起一种全新的抒情韵文的体式。把为歌妓创作的“代言体”变为士大夫抒写自我心灵世界的言志体。像写诗那样,向现实生活撷取广泛的题材和多种表现对象,大力开拓了词的意境。他用词的形式表现诗的传统题材,咏史怀古、政治时事、山水田园、赠答伤悼,“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  相似文献   
92.
姜华忠 《新高考》2008,(3):16-18
高考诗歌鉴赏"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是高考必考考点之一,属较高的能力层级要求,因此笔者认为在复习备考中必须确立"宏观把握,微观切入"的备考策略。所谓"宏观把握",就是要关注诗歌的类别。如写景抒情诗(山水田园诗)、咏物言志诗、咏史怀古诗、即事感怀诗、边塞征战诗、思妇闺怨诗等,在评价思想感情时要注意区别。要关注古诗中常常表达的思想感情,如忧国忧民、建功报国、怀古伤今、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登高览胜、惜春悲秋、羁旅愁思、长亭送别、思乡念亲、相知相思、别恨离愁等。要做到  相似文献   
93.
钟贺 《教学随笔》2008,(6):65-65
一、苏轼的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念奴"是什么意思念奴是唐朝天宝年间的著名歌妓。传说唐玄宗曾亲自作曲填词,命念奴歌  相似文献   
94.
文章从意境美、意象美、理趣美、怀古意蕴美四个角度探讨了名胜古迹楹联的独特美质。  相似文献   
95.
杨玉山 《华夏星火》2005,(3):114-115
天宝二十七年(公元739年),正当壮年的李白踌躇满志,无以施展。在一个天高气爽、万里无云的秋夜,乘舟溯流而上,行至采石矶。面对奔流的江水,皓洁的月亮,崴嵬的青山,激发诗人李白无限的遐想,一种怀古情悠然而生,即兴吟诵《夜泊牛渚怀古》诗一首:  相似文献   
96.
乔吉是元代文人中"沉屈下僚,志不得伸"的典型。在传统理想与现实生活中艰难跋涉的他,将其有志难酬的感愤、枉作笑谈的凄凉与家道中落的悲酸交织着宣泄在怀古散曲中,本文着重探讨乔吉散曲中的兴怀之吟与共鸣之悲。  相似文献   
97.
宋词“凭栏”意象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词中"凭栏"意象被广泛运用,其内涵有表现闺怨相思、怀人思乡、言志怀古等。其产生原因则是对前代词中该意象的继承以及宋代独特的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  相似文献   
98.
王媛媛 《语文天地》2011,(23):58-59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扉页上写着这样一句名言:"我们的目的在于寻找一种教学方法,使得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比较教学法就是教师可以少教、学生可以多学的方法,灵活使用比较教学法,把同一专题相应的课文结合在一起教学,找出其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能摆脱传统的"单篇"授课模式,有助  相似文献   
99.
李辉 《鸡西大学学报》2011,11(5):105-107
南归不久的辛弃疾有两段宦游建康的经历,期间存有十多首词作,通过对这些词作的考查可以发现,辛弃疾乾道四年至六年(1168-1170)与淳熙元年(1174)的建康词在风格上有两处明显变化,后者多怀古与自我形象的抒写。从辛弃疾的金陵怀古词中,可以发现其由青年步入壮年之际心路历程的变化。由此,怀古名作《水龙吟.登金陵赏心亭》创作时间之争议,亦可作一合理推断。  相似文献   
100.
凡是优秀文艺作品的审美信息,都与其审美主体(作者)的审美体验具有一种微妙的同构对应关系,我们可以通过“再度体验”去“还原”作家的原初体验过程。那么。让我们随着苏轼的笔触去探寻他的心路历程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