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64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6篇
教育   3207篇
科学研究   321篇
各国文化   10篇
体育   214篇
综合类   223篇
文化理论   28篇
信息传播   399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107篇
  2015年   134篇
  2014年   332篇
  2013年   282篇
  2012年   379篇
  2011年   373篇
  2010年   346篇
  2009年   305篇
  2008年   399篇
  2007年   321篇
  2006年   214篇
  2005年   141篇
  2004年   165篇
  2003年   141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为了调查大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焦虑程度,研究性别和英语水平二因素对焦虑程度高低的影响,通过对南阳理工学院英语专业二年级和三年级学生的一次调查,表明教师可以在实践中帮助学生克服焦虑。  相似文献   
92.
半个世纪以来,语言性别理论的发展林林总总,繁杂纷沓.本文首先将从语言学的角度结合社会语言学、人类学等相关理论,试图对这些理论加以归纳表述,共总结出七种理论学说:生物决定论、缺陷论、支配论、差异论、行为集团论、化装论和表演论.其次将对汉语语言的性别理论研究进行探讨,最后说明中西语言性别理论发展研究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93.
一提起变性,相信大多数人都会想起媒体上不时报道的变性人,这些人由于生理或心理原因,会形成“两性人”(或称“阴阳人”)的特征。他们经过手术,或是由男性变成女性,或是由女性改为男性。实际上,对于人类来说,变性现象只是发生在极个别人的身上,可是在其它种类的生物中,这种现象却可以说是司空见惯。  相似文献   
94.
骆语诗 《东南传播》2020,(8):122-125
社会性别建构主义认为对于社会性别的认知是建构的、来源于人际互动。研究通过对广州地区青年男性的问卷调查,考察社交媒体、青年男性护肤行为与社会性别建构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社交媒体护肤内容的接触频率、形式、立场、呈现性别、传播者的身份和特质都与青年男性的护肤行为及其社会性别建构有关。这种社会性别的解构与重构是在性别平等意识、个体意识、消费主义共同作用下在社交媒体的"拟态环境"中完成的。  相似文献   
95.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时代女性称谓首先是由男性定义、命名和阐释的,他们利用女性的特质来宣泄个人和群体的自我苦闷、创造自我形象;她们以自己的真挚的生命感受所创造的大革命时代的新女性——时代女性,既是对男性大师所创造的时代女性的呼应、补充、扩写,又是潜在的改写、解构、颠覆。  相似文献   
96.
女子学校协会(GSA)是英国校长联合会属下机构,于1974年成立。英国有近10万学生在女子学校就读。在英格兰、威尔士和苏格兰三地都设有寄宿制女子学校,为女学生提供单性别教育。女子学  相似文献   
97.
性别意识是一个人必必具有的对自身性别的生理和心理的认知。每一个人对于自身性别意识的正确认识才能保证自己在社会上的行为被别人接纳,保证一个人正常的社会行为。而对于幼儿,家长一般认为没有性别意识,或者不需要有性别意识,或以为在青年时期才会出现。其实一个人在幼儿时期已经具有了性别意识,  相似文献   
98.
我儿子今年11岁,各方面都不错,还是班长。有一天他问我:"妈妈,你在我这个年龄喜欢过谁吗?"然后说他喜欢班里的一个女孩,那个女孩也喜欢他。到那个女孩子是一个很优秀的孩子  相似文献   
99.
语言性别歧视在现实中大量存在,它固化性别歧视观念,构建女性思维模式,束缚女性自身发展,也不利于两性关系和社会和谐发展。语言性别歧视并非能随社会的发展而自然消失,我们必须构建非性别歧视文化氛围,修改性别歧视语言。  相似文献   
100.
方之衍 《新闻知识》2023,(1):77-83+95
在电子游戏中,玩家既能创建脱离现实的数字化身,还可实现性别转换扮演异性角色。本文以朱迪丝·巴特勒的性别操演与性别戏仿理论为基础,通过对青年玩家的访谈,将其性别转换实践分为操演型性别转换和戏仿型性别转换。玩家对性别转换的认识与他者的想象揭示了游戏空间中的性别歧视问题与性别转换作为性别戏仿的不稳定性。玩家虽然能够依托游戏展现性别转换的颠覆意义,但是始终无法摆脱游戏话语的局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