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1篇
教育   117篇
科学研究   6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01.
千里之外     
<正>"离开北平一年了。我怀念着我的圆窗和绿友。有一天,得重和它们见面的时候,会和我面生吗?"——陆蠡《囚绿记》(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抗日战争爆发一年后,陆蠡滞留在已成"孤岛"的上海,这令他怀念起北京寓所曾受其"囚禁"的常春藤。因为性格沉默内向,他的行文含而不露,抒情深沉委婉。文章  相似文献   
102.
李老师的教学设计亮点突出表现在:一、"目中有人",激活学生参与热情所谓"目中有人",是指教师理念上要以学生为本,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李老师在这方面做了成功的探索,主要体现在问题的设置上,从"绿"的称呼到"绿"的含义,从"绿"的"明意"到"绿"的暗指,从"绿囚"的指代到"绿文"的最出色之处,几个问题紧扣"绿"次第展开,从散文的"形"到散文的"神",最后到散文技巧,它既符合课文的逻辑顺序,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  相似文献   
103.
作为一名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师,笔者始终认为只有以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为目的的语文教学才是名副其实的语文教学。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应着重处理好以下几个辩证关系。一、课本与课程资源的辩证关系课本是一课之“本”,是教材的核心,它担负着完成语文教学的基本使命。不过正如叶圣陶所说“课本就是例子”,语文课本不是语文学习的唯一凭借。只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只要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只要是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的文章,都可以成为课程资源拿  相似文献   
104.
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始终是我们一线教师实践和研究的热点问题。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如何进行有效的阅读教学还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充分地动用自己的智慧,基于教材的基础之上机动灵活地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才可能真正提高我们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那么,究竟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  相似文献   
105.
自然缺失症     
自然缺失症足美圉作家理查德·洛夫提出来的一种现象,即现代城市儿童与大自然的完全割裂。比如城里的孩子背过《悯农》,却没见过农民;吃过猪肉没见过猪跑;分不清五谷,辨不出花草,认不出飞鸟走兽。人们提到这些事情,却往往只是感慨,似乎也默认了这是社会发展不可逆的趋势:一代比一代生活得更好,无需和自然打交道了。  相似文献   
106.
琅琊览胜     
琅琊山不高,也不奇,更不险。"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琅琊山以文闻名。众多文人墨客的题词、赋诗、镌刻,给琅琊山注入了厚重的文化底蕴,给琅琊山带来了生机和仙气。琅琊山荟萃了数不清的历史文化名人:有兴建宝应寺的琅琊山拓荒者李幼卿;有"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因而传诵千古的寂寞诗人韦应物;有因《悯农》诗而家喻户晓的李绅;还有王禹偁、欧阳修、曾巩、苏轼、王安石、宋濂、王阳明……  相似文献   
107.
在古诗《悯农》中,有“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样一句。《教参》上解释说:“盘”说是盘子,这里指碗。很多老师在上课时,总把“盘”理解成碗。如果这样,此句诗的意思就是说:“谁知碗里的饭,一粒粒都浸透着农民的血汗。”经过这一番解释,“盘”便成了碗了。殊不知,盘就是盘,碗  相似文献   
108.
李绅的诗歌不拘一格,体制多样;乐府、长律叙事传情;抒情小诗意境阔大,感情刚劲。然典籍及史料中的评价,只有零星片语,而且笼统片面,因此,有必要对他诗歌的这些特点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09.
谈咏农诗和李绅的《悯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诗经》到现当代诗歌,咏农诗可谓洋洋大观,在这许许多多的咏农诗中,流传最广泛,影响最深远的,大约要数李绅的《悯农》二首,其诗简约通俗、言近旨远。  相似文献   
110.
《囚绿记》的主旨探究一直属于热点,然而,在众多解读文章中,却忽略了文中的一个重要物象——“窗”.结合文本内容与作者陆蠡的情感背景,深入探究隐藏在“窗”背后的一种解读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