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1篇
教育   117篇
科学研究   6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北宋熙宁、元丰年间王安石变法、统治者生活腐朽、自然灾害等多种因素给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此期间,苏轼受儒家“民本”思想和佛教慈悲思想的影响,写下了很多悯农诗.  相似文献   
32.
《废都》中主人公庄之蝶的形象是具有典型意义的,小说记叙了他在20世纪末时代变革中精神和生活的迷惘、挣扎、奋斗,和最终的失败与堕落。他的悲剧性的一生概括了那个时代的一部分文人的生活和精神状态,造成其悲剧命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将着重从庄之蝶病态精神产生的社会、个人原因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33.
唐朝诗人李绅的《悯农》(其二)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首诗。诗云:“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多年以来,我一直把“当午”的“当”宇理解为“当着”,把“当午”给学生们讲成“当着正午或中午”。现在,我读的书比以前多了一些,才知道“当午”的“当”不是“当着”的意思,而是“正”的意思,“当午”就是“正午”。  相似文献   
34.
纵囚新论     
比较唐宋两代录囚制度和赦免制度 ,可知 :唐太宗贞观六年的录囚尚存理狱之意 ,还是不同于宋代类似纵囚的录囚的 ,太宗此举也不是为邀名 ;欧阳修《纵囚论》一文只是欲借太宗录囚之题来反对宋代的大赦而已  相似文献   
35.
胡寅初 《学语文》2011,(1):17-19
【教学设想】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教材”和“用教材教”体现的是两种不同的教学理念,前者以知识传授为主,后者以能力培养立意。  相似文献   
36.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积淀,是一朵艺术的奇葩。在我校艺术节来临之际,我校师生都积极投入到了诵经典诗词的活动中。我们班的学生也跃跃欲试,决定在这次的艺术节上进行"古诗今唱"表演。以下是我们具体的实施过程。一、选古诗,各抒己见每首古诗都有着深厚的内涵,到底选哪些古诗来排练?究竟以何种方式来演绎,才能既能符合学校的活动目的,让更多的学生投身到活动中,又能巧妙地演绎古诗的精髓呢?几个班干部各抒己见,有的说  相似文献   
37.
禹宝林 《教育》2015,(8):70
2013年暑假,我回家看望父母亲。回家后的第二天,父母亲又去锄地了。虽然天气非常炎热,作为儿子的我不能独自清闲,也跟着父母体验了一把多年不曾干过的农活——锄草。开始,我还坚持着与父母同行,可是不一会儿,我就气喘吁吁、汗流浃背,慢慢地落在了父母的身后。随着时间推移,我与父母的差距就越来越大。看着我的样子,父亲有点不忍心,就让我歇一歇,母亲也劝我喝点水、少锄点。我就随口一问:"为什么不等天凉些再锄呢?"父亲说:"难道你不  相似文献   
38.
吴丽琼 《科教文汇》2012,(26):89-89,91
矛盾分析法是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一把有效的钥匙,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本文借助矛盾分析法,还原作品,解读《囚绿记》想要表达的主旨。  相似文献   
39.
唐安史之乱前,文人写作的悯农诗歌尚属寥寥。安史之乱后的整个中唐时代,悯农诗数量突然大增,这些诗歌不仅仔细描摹了中唐农民生活的状态,而且对中唐农民的心理状态也作了清晰的刻画。基于对中唐悯农诗文本的分析,揭示出中唐农民从坚忍到期盼直至反抗的整个心理流程,以弥补正史之不足,并展现出中唐下层人民沉重的心灵世界。  相似文献   
40.
对同一首诗,不同的读者往往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这种现象人们是可以接受的.然而对某些人怀着偏见,包藏祸心,构陷诬蔑而提出的对一首诗的所谓见解,却是人们不能容忍的.文章由此谈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