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32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9篇
教育   7633篇
科学研究   275篇
各国文化   55篇
体育   135篇
综合类   444篇
文化理论   106篇
信息传播   517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72篇
  2022年   198篇
  2021年   181篇
  2020年   199篇
  2019年   162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151篇
  2015年   270篇
  2014年   580篇
  2013年   445篇
  2012年   462篇
  2011年   590篇
  2010年   618篇
  2009年   704篇
  2008年   814篇
  2007年   680篇
  2006年   505篇
  2005年   371篇
  2004年   359篇
  2003年   299篇
  2002年   305篇
  2001年   260篇
  2000年   205篇
  1999年   124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北京语言大学经过近60多年的实践和积累,打造了新时代国际学生教育体系,在体系构建实践中获得了重要经验.加强国际教育体系建设,需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科技大学全体巴基斯坦留学生的回信为根本遵循,进一步探索和研究,提升我国国际教育全球竞争力.  相似文献   
62.
全球金融治理是克服金融危机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国从全球金融治理的参与者转变为引导者,推动全球金融治理体系创新,促进世界和平稳定发展。理论层面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有助于重新认识全球金融治理中治理目标、治理价值观、治理主体、权力结构、治理内容等诸多内容。实践层面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导下,我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人民币国际化、一系列融资策略等实践内容将极大地促进全球金融治理。  相似文献   
63.
文章探讨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在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和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指导下,以建设中国一流民办大学为战略目标,探索民办大学高质量发展的建设路径,具体包括“坚持公益性办学原则,构建中国一流民办大学利益共同体”“实施特色化发展战略,构建中国一流民办大学创新共同体”“坚持融合化发展道路,构建中国一流民办大学学术共同体”“坚持国际化发展思路,构建中国一流民办大学文化共同体”“提供优质化课程服务,构建中国一流民办大学学习共同体”“完善现代化治理体系,构建中国一流民办大学事业共同体”“建立发展型生态系统,构建中国一流民办大学成长共同体”等七项行动方案,促进民办大学走卓越、品质、特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4.
“大同”社会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理想社会最高形态的描述,也是近代知识分子理解社会主义的文化源泉。中国共产党将“为世界谋大同”书写在自己的使命旗帜上,传承“大同”思想的文化基因,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武器,立足于当代中国与世界发展的现实条件,实现了对传统文化中的“大同”思想的超越。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的经济政治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文明交流与安全卫生事业等各个方面做出中国贡献,是在超越的基础上对实现“大同”做出的积极实践。以传统文化的角度解读中国共产党“为世界谋大同”的使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文化认同的历史规律,是中国共产党胸怀天下的理论与实践层次的表达。  相似文献   
65.
马克思主义勾勒共同体思想是以解放全人类为核心出发点,为实现马克思主义的这一核心出发点,我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以切合实际的逻辑构建了通往"理想共同体"的路径,以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为核心指导思想,建构了通往"真正的共同体"的新时代方案.  相似文献   
66.
张爱玲的小说世界始终迷漫着一种令人低徊不已的悲凉气氛。不论是嘲弄、讽刺还是调笑,都只是这悲凉的点缀和铺设而已。张爱玲的小说虽也传递出人生命运的无常感.她的人物也常有失败和挫折,但由于她能站在人生悲剧的幕前欣赏平凡人生的快乐,她的小说也就没有绝对的大悲。  相似文献   
67.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全球治理既面临严重挑战,也迎来改革创新的新机遇。全球治理改革是重塑全球治理话语体系的过程。中国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治理改革,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话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摒弃了以个体利益优先原则、二元对立思维、权力政治治理手段为主要内涵特征的西方的全球治理话语,倡导人类共同体利益和整体主义观念,它顺应了世界发展的历史潮流,不仅对解决当前全球治理困境提供了思路,而且也有助于人类社会的持久和平与共同发展。要使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全球治理改革的主导性话语,中国应努力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尤其要持续完善知识话语体系,积极打造多元协同传播格局,并不断创新国际传播的渠道和方式。  相似文献   
68.
本文结合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的时代背景,分析和阐发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国际传播的重要论述及其所体现的理念、价值和实践层面的全方位引领,以期为新时代国际传播工作的守正创新提供理论和实践层面的指引和启发。  相似文献   
69.
以“最后一个”为题材的短篇小说《最后一个渔佬儿》与《大漠歌》之间有着微妙关联。两篇小说都从属于寻根文学(蒙古族文学中称为“文化寻根小说”)范围,探讨了在现代转型中如何保存优秀的民族文化问题。两位主人公均为不合时宜的好汉,他们虽然在物质生活上有太多不如意,但在精神上永远追求着自我救赎;而两篇文章中贯穿着“哀而不伤”的东方悲剧精神。  相似文献   
70.
马克思在人类发展轴线上找到了坐标,将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创造性的分成了几个阶段,并且指出了未来人类社会的走向会是"真正的共同体".正是基于马克思的科学理论导向,我党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打造人类世界新秩序的创造性构想.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行分析,有助于厘清其理论渊源和价值内核,找到"人类命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