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1篇
教育   113篇
科学研究   15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2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1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这本在内容和艺术上堪与《狼图腾》媲美的非虚构类文学至今只卖出去香港的版权而无缘于欧美图书市场。野马从欧洲回归故里,但野马重新成为野马,一个女孩和野马8年朝夕相处的故事却未能在海外传播,这多少让人有点遗憾。是作者没有写好,出版社没有出好,还是针对海外的宣传营销没有做好?  相似文献   
62.
音乐教育是一种艺术教育,艺术教育的本质是审美教育,其基础是审美体验。体验来自主体感性与客体负载的交融与契合。小学音乐教育,是以丰富优美的音乐作品为载体,发掘其丰富的美感,让学生经历感官的感受、情感的体验、艺术的鉴赏、情趣的提升的过程,进而达成陶冶性情、提高艺术创造能力、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念和高尚道德情操之目的,其基础性十分明显。这样分析我们似乎更加明了,小学音乐教育应指向对小学生音乐感性的唤醒,从而使他们的审美感知、审美想象、审美情感、审美理解、审美表现、审美创造等潜在的艺术灵性得以激活。蒋丽梅老师的《聆听〈摇篮曲〉》一课,以聆听名作经典而实现对小学生艺术感性的渐次唤醒,课虽朴实,但蕴涵的对学生审美体验的激发流动其间,或许能够给我们的艺术教育提供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63.
红柳     
周六下午,我在电视中看到有关戈壁野骆驼的纪录片。片子中那奔跑的野骆驼并没有引起我多大的关注,而吸引我的是闪现在镜头里的那一抹红色。在无边无际的荒漠中,生长着一丛丛鲜红的植物,为灰黄色的单调平添了一抹靓丽的色彩。车队在这丛植物旁驶过,电视里的旁白介绍说:车队正驶在红柳沟中。哦,原来这种植物叫做红柳。  相似文献   
64.
1932年日本在中国东北炮制了伪满洲国后,大批东北作家逃亡到华北、上海等地.他们在他乡同样从事文学创作,并且时常以故乡为主要表现对象.文章以<青年文化>杂志"华北文艺特辑"为例,考察辛嘉、吕奇、戈壁、梅娘、王则、共鸣等流寓华北的东北作家作品中关于故乡的想像,以此来探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缺失的这部分东北作家的心理历程.  相似文献   
65.
蒋老师的音乐欣赏课《聆听〈摇篮曲〉》已经结束了,而所有听课的师生还久久地沉浸在浓浓的母爱氛围中……蒋老师在这堂课中实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和谐统一,让人意犹未尽。  相似文献   
66.
教学目标: 1.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和优美抒情的情绪演唱《摇篮曲》。 2.了解《摇篮曲》的音乐体裁特征。  相似文献   
67.
贺绿汀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他一生创作的音乐题裁多种多样,尤以民族音乐见长。他所创作的作品结构严谨,音乐发展富于逻辑性,为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贺绿汀先生一生创作了六首钢琴作品,其中《摇篮曲》是他在1934年完成的一首钢琴小品,本文着重对这首作品的音乐结构进行分析与论述,以期更加清晰、全面地解读这首钢琴作品。  相似文献   
68.
王新平:在东起龙盘西至喀什的1456公里的风沙线、高寒线上,遍布着他的足迹,洒下了辛勤的汗水,沿线信号工称他为“穿行在南疆线戈壁深处的‘火车头’”。  相似文献   
69.
乡村的阳光     
张步伐 《教学随笔》2014,(12):19-20
不同地方的阳光,给人有不同的感受.戈壁的阳光,穿越历史的雄浑与伟岸,你站在戈壁,你就是一颗卵石.自大与孤傲简直就是一种奢望.这时,古丝绸之路如丝绸一样柔软地缠住了你的心,那些驼铃声被西风一次次地吹远融入历史烟云;草原的阳光,辽阔得让人有些飘浮不定,马鞭挥舞的牧歌,溅落成一朵朵美丽的格桑花;沙漠的阳光,有一种沧桑之感,让人追怀楼兰古国以及楼兰美女多情的眼神,那些消失的海市蜃楼,正在阳光里无声地诉说着.  相似文献   
70.
曹静 《学子》2012,(11):61-62
一、引读之解读:问渠哪得清如许引读就是在学生朗读课文的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和文章的写作特点,在关键性的地方提点一下,引导学生朗读的一种方式。引读不同于"领导读"或"交互读","领导读"是教师读一句,学生跟读一句,"交互读"是甲组读第一句,乙组读第二句。引读则要求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根据教师的提纲挈领,经过思考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