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2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3580篇
科学研究   213篇
各国文化   116篇
体育   304篇
综合类   125篇
文化理论   74篇
信息传播   915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108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115篇
  2015年   165篇
  2014年   398篇
  2013年   385篇
  2012年   526篇
  2011年   546篇
  2010年   456篇
  2009年   401篇
  2008年   499篇
  2007年   354篇
  2006年   189篇
  2005年   180篇
  2004年   142篇
  2003年   109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我国有多个区域,每个区域有自己的文化生态,呈现多样性的特点,异彩纷呈。本篇文章主要论述的是,以区域文化生态为视角,分析陕西戏曲,总结陕西戏曲的形成,以及其具有的特点,以促进文化的传播与传承,促进陕西戏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2.
On August, 24, 2013, a group of farmers from Yaozhuang, a town in Zhejiang Province, came to Changning Art Museum of Shanghai withtheir 70 paintings.These paintings showed the working and living of local farmers in a vivid fashion and brought fresh and simple atmosphere to Shanghai people.  相似文献   
163.
宋元戏曲音乐与明清戏曲音乐之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戏曲是我国传统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综合性舞台艺术,而戏曲音乐是这一综合艺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戏曲在宋元时期已经形成,到明清时期形成发展高峰,所以,宋元时期和明清时期是我国戏曲音乐发展史上的两个极为重要的历史阶段。本即对这两个时期我国戏曲音乐的主要特点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64.
河南濒灭剧种的文化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锣戏”、“宛梆”、“大弦戏”为代表的河南濒灭剧种,在历史上都曾有过兴盛的历史,在当地有过较大影响。虽然现在都濒临灭绝的境地,但其丰富的剧目、各具特色的艺术风格以及它们所反映的思想内容、文化特征、审美取向,都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文物价值、观赏价值和社会学价值。  相似文献   
165.
从新起点出发,转变思路, 谋求新发展中国戏曲学院是一所以戏曲教育为特色的专业艺术院校。建校55年来,学院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 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创业,逐步建立起了以培养戏曲艺术人才为特色的完整的学科和教学体系。学院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所形成的求实、求薪、求变的办学风格,普遍培养与因材施教的人才培养模式,扎  相似文献   
166.
早期话剧是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前中国戏剧舞台上出现的一种“新剧”,又叫“文明戏”。对其是否移植艺术,20世纪90年代之前多有分歧,现在已基本趋于认同,早期话剧是与中国传统戏曲不同性质的西方戏剧形式在中国的移植。本文试图对各家的研究作一综述,对早期话剧的移植属性给予确认。  相似文献   
167.
今天,令我盼望已久的六一终于到了,我等到了我的节目。《小圆舞曲》《友谊地久天长》很好。开始,杨老师指挥,大幕一拉开,我们就拉,我越来越热,因为舞台上的灯比浴霸还亮。终于第一场表演完了。第二场,我累了。来到影剧院,我们先看其他人表演。又到我们了,我迅速来到了后台。大幕一拉开,我又照原来的拉。突然,我听出有人快了一拍,我向  相似文献   
168.
闽南戏曲有三种基本文化功能:娱乐、交际和教育。其文化功能的内核,扎根于民间的文化土壤、文化空间和文化生态环境。在闽南戏曲呈现出萎缩与消退态势之际,从泉州地区着眼,探究闽南戏曲生存的生态形式,重新审视闽南戏曲生存与传承的原生性根基,力求寻找一条与时俱进的传承之道。  相似文献   
169.
“汤、沈之争”在中国戏曲理论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的产生是受戏曲理论发展的内在逻辑性、当时戏曲现实创作和理论状况以及论争主体条件等诸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整个问题的产生及解决工作和元代戏曲理论、创作实践的联系是人类社会螺旋式上升发展过程的一个反映。中西曲论发展进程中的情与法矛盾的横向比较存在着一致性和差异性。  相似文献   
170.
胡适认为:"中国文学最缺乏的是悲剧的观念,这种团圆的迷信乃是中国人思想薄弱的铁证。"王国维在评论小说时便说:"吾国人之精神,世间的也,乐天的也;故代表其精神之戏曲小说,无往而不著此乐天之色彩,始于悲者终于欢,始于离者终于合,始于困者终于亨,非是而欲餍阅者之心难矣。”可以说中国文学里呈现的是“静态的悲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