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篇
  免费   0篇
教育   282篇
科学研究   10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儿童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什么?可以毫无悬念地回答:自主学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有这样一句名言:"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正是源于这样的觉醒,我们的课改充满着魅力,绽放出活力,"  相似文献   
82.
奚晓阳 《新闻窗》2005,(4):10-11
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简称“两基”),是我国世纪之交一项艰巨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对于贵州来说,“两基”的使命更显迫切和重要,因为贵州与发达省区的差距,根本而言是人才的差距。“两基”正是体现教育公平、保证基本国民素质、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为人才强省战略实施和富民兴黔奠定坚实人才基础的宏伟大业。作为省委机关报贵州日报,搞好“两基”报道,推动“两基”攻坚,是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  相似文献   
83.
1958年2月2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指出:"我们国家现在正面临着一个全国大跃进的新形势,工业建设和工业生产要大跃进,农业生产要大跃进,文教卫生事业也要大跃进."5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了<用革命精神扫除文盲>的社论,成为全国扫盲"大跃进"的纲领性文章.文章总结了全国的扫盲形势,指出发动扫盲高潮已具备的有利条件,提出了促进扫盲工作大跃进的办法.文章还提供了数据分析来激发扫盲的热潮.  相似文献   
84.
正我的母亲肖慧珠,今年已经89岁了,是一位退休工人。解放前,因为家庭贫困,他们小小年纪就离开家乡到上海来打工谋生,那时生活相当艰苦,根本没有机会进学校读书,俗话说"大字不识一箩筐",被称为文盲,文盲在旧社会还常常被人称为"睁眼瞎"。但是后来得以脱盲,能写一些包括姓名、住址等简单的文字,有的还能看书读报,写短信,这一切都得益于解放以后  相似文献   
85.
在司法领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定点式、预测式、证明式的认定和规制,是深度扫黑除恶、建立长效机制的突破要点.要依托司法人工智能认定"网络黑社会"行为、确定"网络黑社会"范围、界定"网络黑社会"性质组织类型,必须在数据算法、技术工具、逻辑推理上再做探索,建构起人工智能扫除"网络黑社会"的三要线模型.利用司法人工智能建立扫...  相似文献   
86.
《南昌教育》2007,(4):18-20
“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是提高全民素质、推进科教兴县的奠基工程,也是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安义县委、县政府站在全局高度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真抓实干,强力推进,致力巩固提高“两基”工作水平,有力地推动了安义教育持续快速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87.
王愫 《现代企业教育》2006,(24):106-107
近年来世界扫盲教育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文盲人数和比率都在下降.但是由于长期以来的性别歧视和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女性文盲的总数和所占人口比率还远高于男性.女性扫盲教育成为了实现教育机会均等,提高女性知识水平和社会地位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成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介绍了世界范围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女性扫盲教育的现状,并简要分析了影响女性扫盲教育的因素.  相似文献   
88.
89.
现如今知识"爆炸",传统的教学方法及手段已不能适应新世纪对人才的要求,因为"未来的文盲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相似文献   
90.
国外扫盲政策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 ,本文着重围绕有关“文盲”概念的界定、扫除文盲的地位作用、扫盲目标的建立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