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0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1篇
教育   7652篇
科学研究   225篇
各国文化   33篇
体育   93篇
综合类   232篇
文化理论   52篇
信息传播   1743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23篇
  2022年   133篇
  2021年   106篇
  2020年   109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118篇
  2016年   191篇
  2015年   331篇
  2014年   724篇
  2013年   606篇
  2012年   751篇
  2011年   923篇
  2010年   724篇
  2009年   704篇
  2008年   858篇
  2007年   643篇
  2006年   442篇
  2005年   492篇
  2004年   452篇
  2003年   392篇
  2002年   321篇
  2001年   307篇
  2000年   206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朱燕萍同志在《编辑之友》2001年第5期发表了《什么是编辑定义本质的属》,文章针对我们在《编辑之友》2000年第5期发表的《如何确定编辑定义的属--编辑概念构成方法系列论证之一》提出了很多批评意见.朱燕萍同志的文章(以下简称"朱文")实际上不只是谈了编辑定义属的问题,而且涉及了编辑定义的整个构成,而我们对编辑定义的属和种差(《如何确定编辑定义的种差--编辑概念构成方法系列论证之二》,见《编辑之友》2001年第3期)都已经分别著文作过论述.现在对朱文择要进行答复,也是我们对上述两文的补充,所以以"再谈"为题.  相似文献   
82.
陈志强 《声屏世界》2006,(11):35-36
每隔一段时间,采用非常规手段采集到的调查性报道就会成为舆论的中心。有意思的是:先前对此持批评态度的新闻理论界逐渐消声沉寂,而实务界则明显有张扬之意。在2005年6月份郑州的媒体记者通过用暗访的电视画面,展现了郑州光明山盟乳业有限公司将已经变质的牛奶拆封倒入回奶罐并重新进行加工生产的事实之后,就有媒体发表了《“光明”在遮掩中黯淡社会在暗访中进步》的社论。①调查性报道在中国的发展并不顺利。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深度报道”、“报告文学”、“通讯”中,我们可以看到调查性报道的影子。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中国的新闻改革…  相似文献   
83.
侯智 《新闻知识》2006,(7):29-30
近年来,舆论监督一直是我国社会各界关注和思考的热点。舆论监督被看作是增强媒介权威的关键、揭露社会弊端的利器、正确决策的先导和民主法制建设的动力。舆论监督的实质就是人民的监督。对这一性质的认识,早在1945年,毛泽东就指出: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有人亡政息。建国以后,在新闻媒介上开展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实际上就是舆论监督概念的另一种表述。十一届三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舆论监督,舆论监督日益活跃,受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来,舆论监督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中的一…  相似文献   
84.
南宋 《新闻记者》2006,(1):69-69
我所在报社的部门,是一个出深度报道和批评报道的地方。无论是挖了内幕,还是批评了对象,处理善后就成了我工作职责的一部分。而这部分工作,对于大多数记者来说,一般都认为是既浪费时间,耽误写稿,又消磨人,  相似文献   
85.
康鹏 《青年记者》2006,(14):66-66
对于采写批评报道的记者来说,最令人头疼和烦心的事在于:批评报道刊出后,新闻事实和一些细节都没有什么问题,稿件中也不存在一些刺激性的容易引发问题的表述,可被批评对象却置批评报道的基本事实于不顾,和记者胡搅蛮缠,一口咬定记者采写的新闻报道失实,或是通过种种手段给媒体和记者施加压力。笔者一次因采写批评报道而引发的经历,令记者至今仍记忆犹新。那是几年前,我到某消协采访时,了解到这样一个线索:一名患者到济南某大医院一专家处求治一种疑难杂症,花了不少钱病情却不见减轻,以后这名患者无意中从该医院其他工作人员的闲聊中得知,给…  相似文献   
86.
杜泽逊 《图书馆杂志》2006,25(10):72-74
《四库全书总目》(简称《四库提要》)为中国传统学术集大成之作,张之洞认为《总目》是从事学术研究之“良师”,洵非过誉。唯卷帙浩繁,出于众手,偶有疏误,诚所难免。余撰《四库存目标注》,寓目《存目》之书不下五千种,每见《提要》讹误,辄笔于简端,经、史两部陆续整理刊布,此则子部,聊作赓续之篇,仍希读者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87.
《新闻天地》2006,(6):38-38
近几天来,有人在网络或报纸上发表批评“超女”的文章,也有人发表驳斥批评的文章。这些文章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阅评员认为,在网络等媒体不断发展的今天,对一个引起轰动的娱乐节目有不同看法,见仁见智,是正常之事。有的批评,是趣味不同引起,有的是因误会而产生。这些还有赖于我们省内媒体多作些正面报道来沟通。有关“2006超女”活动的开展,国家广电总局作了批示,省广电局正进一步落实这些批示,以求把这个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的节目办得更好,更有品位,更  相似文献   
88.
王瑜 《兰台世界》2004,(12):30-30
银行业是瑞士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占国民生产总值(2000年)的11%,银行业上缴利税占瑞士国家总税收的12%左右。此外,瑞士银行还是资产管理方面的世界领袖(包括域外顾客),占领了全球资产管理市场的三分之一左右。这项功能经常受到批评,特别是当资本由发展中国家流入瑞士时,瑞士也被认为是逃税者的天堂。瑞士是继纽约、伦敦和东京之后的第四大国际金融中心。  相似文献   
89.
“逆势新闻”的概念及意义什么是“逆势新闻”?先看一则报道。4月2日的《报刊文摘》引《新华每日电讯》3月27日报道《河北村干部频遭暴力伤害》,文章说河北“许多地方频发暴力伤害村干部事件”,并列举了三起有代表性的案件,呼吁“要加强农村普法教育,增强群众法制观念”。这则报道引人思考。这思考不是来自新闻报道的内容,而是报道本身。原因是:一、长期的媒体相关报道,对村干部已形成一个“负面”媒介拟态环境。现在突现一则为村干部说话的“正面报道”,让人一时扭不过弯。正如报道中也说:“目前农村工作中最大的问题,除了基层干部素质、工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就是村干部缺少有效手段。”看来它也  相似文献   
90.
叶林 《声屏世界》2004,(2):36-37
新闻舆论监督面临着十分复杂的社会政治环境,批评报道必须讲究方法和策略,也就是要讲究选题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