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1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14篇
综合类   9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8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本文介绍了南京图书馆所藏清抄本〈营造法式〉的传承源流,并对其在中国建筑学的发展史上产生的巨大影响进行了简要的概述.  相似文献   
42.
柳和城 《图书馆杂志》2004,23(5):76-77,75
笔者偶阅《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史部》下册,见有《清绮斋藏书目》两种:一、清绮斋藏书目四卷清张宗松藏清道光二十三年管庭芬抄本清管庭芬跋姜殿扬跋(北京图书馆藏)二、清绮斋藏书目四卷清抄本佚名录清管庭芬跋(上海图书馆藏)我对这两部书目曾作过考释,上述著录略有误。北图本第二篇跋文非姜殿扬所撰,上图本则渊源可考,“佚名”说似不确。另两处关于《清绮斋藏书目》  相似文献   
43.
卷一四四<续夷坚志二卷> 提要:"前有自序,见于遗山集.而此本无之,盖传写佚脱也."余案:今检元好问<遗山先生文集>,并无此自序.这是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就已指出的.<续夷坚志>的版本主要是两种系统,一种是二卷本,多以抄本形式流传,如上海图书馆藏吴继宽抄本、台北国家图书馆藏海宁蒋氏别下斋抄本,以及诸多见诸馆藏的阙名清抄本;另一种是四卷本,多以刊本形式行世,如大梁书院本、得月楼本等.四库著录的是一个二卷的抄本.不过,现存的四卷本与二卷本在所收条目和编排顺序上是一致的,前者是由后者重新分卷,然后付梓刊行的.  相似文献   
44.
《蔡松坡电文稿》抄本抄录了蔡锷1912至1913年间的电文稿184篇。经多方查考,其中有部分电文已被对方收译,电文内容与史实相符,且部分电文中还有特殊暗记。这些不仅可证明其真实性,而且绝大部分还是新发现的蔡锷佚文,对于丰富蔡锷文集的内容,扩大蔡锷研究的视野,提升蔡锷研究的水平具有较大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45.
《习武序》的发现及其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梅花拳名著<习武序>,是我国历史上有文献记载最早的梅花拳大师杨炳,在汲取中国古代军事家的兵法思想及儒家思想和<易经>法则的基础上,详述梅花拳的文理功法而撰写的,是指导梅花拳习武者的经典之作.清道光二十三年<习武序>重抄本在我国民间的发现,对研究梅花拳的文化内涵及探明天理教及义和拳运动的起源有着特殊的价值和作用.  相似文献   
46.
王志远 《中华武术》2005,(10):36-37
(1)本篇采自【微本】。杨氏家藏古抄本题作《十三式歌》,【李本】题作《十三势行功歌》,【郝本】题作《十三势行工歌》,【图本】题作《太极十三势歌》,【孙本】题作《十三势歌诀》。  相似文献   
47.
中山大学图书馆馆藏古籍丰富。但这些藏书并非一蹴而就,是在孙中山的办学方针指导下,在早期的创业者们的多方精心搜集,长期的艰辛呵护下,经历了战火硝烟的年代,饱受颠簸迁徙之磨难而保存下来的,实属不易。中大古籍馆藏特色主要体现在善本、稿本、抄本、批校本及名家收藏本较多,有丰富的广东地方文献和舆图以及大量的碑帖。这一传统的文化宝库已为教育和文化事业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并将有更多的文献资源可以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48.
《寻根》2011,(2):F0004-F0004
《近代史所藏清代名人稿本抄本》精选影印中国社科院近现代史所馆藏之清代穆彰阿、林则徐、曾国藩、曾国荃、李鸿章、左宗棠、胡林翼、彭玉麟、琦善、李瀚章、张之洞、邓廷桢、叶志超、刘坤一、李经羲、陈宝箴、岑毓英、奕勖、荣禄、郭嵩焘,鹿传霖、阎敬铭、曾纪泽、锡良、端方、谭钟麟、李星沅、  相似文献   
49.
印刷术出现之前,图书复制都是通过手工抄写完成的,抄书活动在古代被称作佣书,它是我国古代兼具图书流通、传播和复制功能的独特文化活动。重点从佣书产生与发展、佣书类型划分及佣书报酬等方面作了系统分析,举例介绍了由佣书而成名者。  相似文献   
50.
本文细致考察了作者所搜集的各类清末至民国的民间抄本,分析了这些抄本的作者、抄写者、读者对象及其生存状态。作者认为这些抄本是寻常百姓的文化创造物,是当时民间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