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科学研究   5篇
信息传播   1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本文通过分析有关"复旦大学投毒案"的新闻报道,发现媒体基于媒介责任,在报道该案过程中不断对媒介审判进行自我修正,以达到向公众传递新闻事实的目的。研究发现在报道司法案件过程中,报纸媒体和网络媒体都存在相似的自我修正过程,均能够更加理性客观地对待司法审判,该结果对此前大多数研究批评媒体过度进行媒介审判、干预司法的传统理念进行了补充和反驳。  相似文献   
12.
复旦投毒案撕开“校园分裂”伤口 “这世上怎么就有这种人啊?她真当自己就是全世界的中心。照顾她还成了我们的义务,天经地义的了。竟然还会有那样的家长!我当寝室长都快当得崩溃了!”  相似文献   
13.
复旦大学的投毒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的血刃,让原本娴静的读书之地升腾起一股腥气和戾气。本是同窗之谊,却成生死之争。背后的动机更是令人瞠目结舌,同学问因为生活琐事而滋生嫌隙,最终演变为不可挽回的悲剧。  相似文献   
14.
金佳  张蕊 《新闻世界》2013,(8):144-145
微博时代的到来,使受众不再仅仅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更成为了信息的发布者。近期发生的“复旦投毒案”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新浪微博迅速形成“微话题”板块,在事件不断的进展中我们看到微博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试通过复旦投毒案探讨微博在突发事件的传播中所起到的作用以及微博的传播特征。  相似文献   
15.
宋广文 《中国德育》2017,(21):48-52
教育之于生命的意义,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被认为是通过让学生增长知识、才干等,去获得一技之长,拥有资源,以改变命运,然而,当我们审视复旦投毒案等事件后会发现,知识的增进,才干的提升,未必就改变了生命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17.
2013年4月16日,复旦大学2010级硕士研究生黄洋遭室友林森浩投毒后死亡事件,引发巨大波澜,被检方定性为“一起罕见、而又在国内产生较大影响的恶性犯罪案件”。10个月后,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林森浩死刑。林父对一审判决不服,当庭提出上诉。  相似文献   
18.
四川人热情友好,就像黄洋妈妈第一次看到我,就坐过来拉着我的手说:"妹妹看起来好小哦,跟我们洋洋差不多大。"二审时,黄洋父母到上海来,带了自己家做的麻辣兔,但凡来看他们的黄洋同学,都要给一袋,十多袋真空包装一天就送完了。黄母还为两个即将生孩子的同学织了婴儿服,她跟我说这是全棉的,小孩子只能穿全棉的。  相似文献   
19.
柴漫  薛可 《新闻世界》2014,(11):110-112
本文运用二维测量框架理论,使用内容分析法对人民网"24小时新闻"对复旦投毒案的相关新闻报道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分析相关新闻报道的时间框架和空间框架的建构及其变化特点,总结其报道规律。  相似文献   
20.
无痕 《知识窗》2006,(8):36-38
日总领事馆发生毒酒案 1939年6月10日晚7时半,日本驻南京总领事堀公-在官邸举行盛大宴会,招待9日赶到南京的日外务省次官清水、随员三重以及侵华日军华中派遣军司令部长官铃木、泽田、田中等。另外,南京伪政府行政院长梁鸿志、立法院长温宗尧、南京市长高冠吾等也应邀参加。总领事馆方面作陪的,除堀公一外,还有领事内田、副领事有久以及有关工作人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