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606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137篇
教育   10866篇
科学研究   1870篇
各国文化   35篇
体育   788篇
综合类   565篇
文化理论   494篇
信息传播   23200篇
  2024年   65篇
  2023年   294篇
  2022年   426篇
  2021年   480篇
  2020年   450篇
  2019年   256篇
  2018年   200篇
  2017年   275篇
  2016年   471篇
  2015年   1049篇
  2014年   2262篇
  2013年   1858篇
  2012年   2900篇
  2011年   2970篇
  2010年   2275篇
  2009年   2290篇
  2008年   3991篇
  2007年   2236篇
  2006年   1783篇
  2005年   2268篇
  2004年   1821篇
  2003年   2288篇
  2002年   1773篇
  2001年   1388篇
  2000年   1110篇
  1999年   143篇
  1998年   97篇
  1997年   90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1篇
  195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我国的改革开放和新闻改革已经走过了二十多年的历程,其间的经济报道中,企业家报道无疑成为举足轻重的角色。  相似文献   
42.
进人2004年,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工作日程上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项目似乎显得特别多。不到半年的时间,《党内监督条例》出台,人权写进31宪法。《人权白皮书》公开发表,《依法施政纲要》正式颁布,这一系列措施,显示出中国最高领导层推行政治改革的决心,也预示着在民主政治改革的道路上今年将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因此,如何抓住这一新闻热点进行报道便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摆在从事对外报道的记者与编辑面前。坦率讲,这是个新课题,有难度。因为首先面对这样一个主题重大的战役性报道,我们没有以往的任何惯例可循,同时,新华社向来被视为官方媒体,播发的每一句话外电都会详加揣摩,希望听出什么“弦外之音”,这就要求我们的报道必须准确到位,不留话柄。面对这样一个紧迫而又重要的任务,新华社专门从事对外报道的记者编辑认真研究,勇于探索,对传统的政治报道思路进行了大胆创新,效果不错。现试作一小结,与同行朋友们分享。  相似文献   
43.
朱峻峰 《视听界》2002,(1):79-79
电视新闻的基础之一在于摄像(摄影),因此探讨摄像的美学特征有着重要的意义。电视新闻摄像有哪些美学特征呢?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1.电视新闻摄像是时间的艺术、综合的艺术。电视新闻摄像通过连续的画面,可尽情地表现时间的延续和动作的延续,从而可使生活得到还原。电视新闻  相似文献   
44.
45.
46.
立体,深度,互动《江苏新时空》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柏铨  陈磊 《视听界》2002,(5):9-10
江苏卫视作为江苏合窗口频道,担负着向全国、全世界推介江苏的重任,是外界了解江苏的看台。7月22日横空出世的大型新闻栏目《江苏新时空》,开播以来在江苏以及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一定的反响。作为占有这样一个频道黄金时段的新闻节目,采用什么样的视角,如何定位,不仅折射出整个频道的办台宗旨、价值取向的深层文化理念,也是提高收视率,获取观众认可的切入点。深度报道在竞争激烈的电视市场可谓是取胜的利器,但这必须以大量的精心策划做为坚强后盾。传播者所做的一切最终都要指向受众,受众在眼球大战中愈发显得资源稀缺,建立良好的传受关系弥足珍贵。因此本文拟从新闻视角、深度报道、策划方略、传受关系这四方面对《江苏新时空》作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47.
48.
49.
县级广播电视台处在基层,面对的受众绝大部分是农民。农民对节目的认可程度,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影响该台的形象。而有关农业、农村、农民的报道,也因此成了县级广播电视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0.
60年前,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召开文艺座谈会,并发表了著名讲话。这个讲话科学地总结了我国“五四”以后新文化运动的经验,精辟地阐述了文艺的发展方向和一系列根本问题,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的重要文献,在中国文艺思想史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