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488篇
  免费   1233篇
  国内免费   2704篇
教育   208590篇
科学研究   32348篇
各国文化   783篇
体育   19317篇
综合类   10088篇
文化理论   3659篇
信息传播   41640篇
  2024年   1095篇
  2023年   4614篇
  2022年   5154篇
  2021年   5186篇
  2020年   4717篇
  2019年   4310篇
  2018年   2332篇
  2017年   3836篇
  2016年   4686篇
  2015年   7946篇
  2014年   21673篇
  2013年   20310篇
  2012年   26036篇
  2011年   27623篇
  2010年   23066篇
  2009年   22303篇
  2008年   28372篇
  2007年   21311篇
  2006年   16241篇
  2005年   16601篇
  2004年   10297篇
  2003年   8571篇
  2002年   8234篇
  2001年   6980篇
  2000年   5241篇
  1999年   2081篇
  1998年   1505篇
  1997年   1502篇
  1996年   1324篇
  1995年   1030篇
  1994年   774篇
  1993年   460篇
  1992年   316篇
  1991年   199篇
  1990年   175篇
  1989年   206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8篇
  1980年   4篇
  1957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不再满足于独立、零散的办公自动化和计算机应用,而是需要综合的、高效率的解决方案.作为一种对常规性事务进行管理、分析、统计的《健康检查网络管理系统》是根据职业病防治机构的需要联合开发的一套应用型软件.  相似文献   
102.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它是在认识的基础上产生、发展和变化的主观体验。没有对于事物的意义和作用的认识,就不可能产生这样或那样的态度,认识深化了,情感也随之变化、加深。  相似文献   
103.
教育部长周济在2004年亚洲教育北京论坛上就中国教育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发表讲话。  相似文献   
104.
新世纪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访谈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学校体育在新世纪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提出我国学校体育在新世纪将注重“以人为本”,“健康第一”,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及与奥林匹克运动文化相融合等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5.
106.
被爱包围     
老师,您好。她咧着一嘴参差的牙,在我踏入教室之际,微笑着对我打招呼,如雨滴轻点一池绿水,触发了其他孩子的笑颜。  相似文献   
107.
近几年来,在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2006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进城乡、地区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06年6月,修订后的《义务教育法》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由工作措施和行政要求提升为法律意志,纳入法治的轨道。2007年10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实际工作中,从中央政府到地方各级政府都采取措施,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初步的成效。  相似文献   
108.
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这是新形势对体育工作者提出的更高要求。健康不外乎人的生理和心理的统一。长期以来,我们的学校体育往往只重视对学生生理方面的教育,而忽视对学生心理方面的教育,从而导致有些学生经不起半点打击和委屈,意志薄弱,心胸狭窄,遇到挫折易走极端,如跳楼、服毒、出走等等。这已在社会产生了许多不良的影响,应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9.
金融工程在我国的发展途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0.
张瑛 《青海教育》2008,(12):58-59
伴随着网络技术成长的青年一代,其生存方式和思考方式被深深地打上时代的烙印。但是同复杂的社会一样,互联网上也并非净土一片,它在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也产生了某些负面的消极影响,尤其是对青少年的心理有着强烈的冲击。因此,如何绕开网络陷阱,扬其利,防其患,培养青少年健康用网的心理,塑造其健全的人格,已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对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