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46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82篇
教育   6164篇
科学研究   787篇
各国文化   13篇
体育   244篇
综合类   127篇
文化理论   131篇
信息传播   1304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96篇
  2022年   107篇
  2021年   153篇
  2020年   158篇
  2019年   131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130篇
  2016年   148篇
  2015年   220篇
  2014年   630篇
  2013年   893篇
  2012年   1139篇
  2011年   1086篇
  2010年   713篇
  2009年   550篇
  2008年   813篇
  2007年   548篇
  2006年   327篇
  2005年   290篇
  2004年   132篇
  2003年   97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马青荣 《教学随笔》2016,(3):113-113
在现阶段,作文教学得到普遍重视,这是汉语得以更好地发展的有利时机。作文写作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教师的作用不容忽视。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夯实学生的基础,注重方法和素材的积累,按照循序渐进的方式,从而不断提高其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52.
从学生参与教育活动的目的、方式看,他们参与教育活动的目的并不是一开始就清晰的,有时甚至模糊不清。教师应多采用激励话语说动学生,促进他们学习进步。  相似文献   
53.
地理情感教育是指地理情结或者情商的培育。地理情感教育主要在关爱地球、关注国情、关心乡土三个方面展开,让学生懂得人地和谐,珍爱地球,善待环境。  相似文献   
54.
从实践层面进行观照,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生成机制缺失仍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本文论述了在基础教育课堂教学中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的思想,着重强调要关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55.
一、注意教材与教案的关系我们利用的教材是人教版的,新教材的编写体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即使是与原教材一致的内容,其内容呈现的顺序也发生了变化。人教版的主要特点是每节中各个板块间的逻辑顺序不是很强,但大部分板块都与《大纲》的目标有一定联系,都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编写者编写相关的教材时并不是只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是为了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在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发展,  相似文献   
56.
一般来说,学生的学习成效与自身的智力水平成正比,然而从我们政治课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并非如此。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一些智力水平较好的学生,学习成绩一般,而一些智力水平一般的学生却能取得较好的成  相似文献   
57.
其实我们很累。每天拿着已经设计好的备课内容,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课,不太关注学生的回答正确与否。下课铃声响了,走出教室时,舒心地松了一口气,心想教学任务已经完成了,教学目标也就基本达到了。  相似文献   
58.
在教育教学中,可能随时遇到一些突发情况,这时就需要老师发挥教育机智,灵活应对。正如著名教育家苏纳波林所说:"教师缺少了所谓的教育机智,无论他怎样研究教育理论,永远也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实践的教师。"在实践中不断遇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才能不断成长。  相似文献   
59.
无论写什么文章,动笔之前,首先应该考虑要写什么内容,表达什么思想,人们称之为"立意"。文以意为主,这是衡量一篇文章质量高低、价值大小的关键尺度。历代文学家都强调立意的重要性。元人程端礼说:"作文,以意为将军,如行军之必由将军号令。"这十分形象地论述了立意的重要性。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也借黛玉之口道:"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  相似文献   
60.
高海英 《考试周刊》2011,(79):40-41
为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语文教师就要确立全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立足生命体验,以学生为本,从生命价值的高度,以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审视教学过程,尊重师生个体独特的主体地位,构建师生和谐的情感交流,以美储善,以美导真,提升审美品位,发掘师生在课堂中的语言创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