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3篇
科学研究   8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4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乌索酸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及其体外溶出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制剂中乌索酸的溶出度.方法:选择聚乙烯吡咯烷酮K30、泊洛沙姆188两种载体,用溶剂法制备乌索酸固体分散体;建立高效液相色谱-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法测定固体分散体的体外溶出度,并检测分析了乌索酸的峰纯度.结果: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乌索酸的溶出度,结果准确可靠、稳定、无载体的干扰.制备的固体分散体能显著地提高乌索酸的体外溶出度;以聚乙烯吡咯烷酮为载体制备的固体分散体溶出速度快于泊洛沙姆.结论:选择聚乙烯吡咯烷酮为载体制备乌索酸固体分散体可显著提高乌索酸的体外溶出度.  相似文献   
22.
唐代骈文较六朝骈文发生了重大变化,李白骈文在吸收和继承六朝骈文实绩基础上,又对六朝及初唐骈文进行了大力改造,以气驭文、散体化革新和题材的开拓上对唐代骈文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和李诗一样从另一个侧面充分体现了壮大雄浑的盛唐气象。  相似文献   
23.
任丹  唐果宁 《中国科技纵横》2013,(24):126-127,130
基于离散群动力学模型和对流体绕球流动的认识,本文通过设计一套风洞试验,用应力应变片采集球体表面的压力曲线图,并辅以高速摄像系统观测拍照试验中的粉体的运动情况。对拍摄的图片和应力应变系统采集的信息数据与绕球流动数学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离散体高速绕球体运动时,球体表面可以划分三个应力区域,分别为正应力区域、剪切力区域和雷诺应力区域。在球体表面0~45°、3150~3600是正应力分布区域,90°~135、225°~270°是剪切力分布区域,45°~90°、270°-315°是正应力与剪切力混合区域。球体表面的正应力越大则剪切力越小,反之剪切力越大则正应力越小。  相似文献   
24.
根据桩土变形连续及协调条件,采用土力学及弹性力学理论分析了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在鼓胀变形情况下桩与桩间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并推导出当桩周土体达到极限平衡状态时的单桩极限承载力及复合地基极限承载力的计算公式。经工程实例验证,计算值与实测值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25.
公牍文,亦简称公文,是古代朝廷、官府常使用的公事文。在古代,这类文章名目繁多,且极受重视。尤其是唐代的公文,无论是从写作技巧,还是从语言结构,构思方式等方面来看,均比前代公文更具文学意味,而且折射出唐代文学思潮和创作风气的走向。  相似文献   
26.
肖文朝 《海外英语》2012,(20):181-182,184
古诗是中国的艺术瑰宝,古诗英译是传播中国文学的重要手段。许渊冲和翁显良是古诗英译的极大成者,二者在长期的翻译实践中留下了大量的经典译作,形成了各自的翻译风格,提出了不同的翻译主张。许渊冲先生主张诗体译诗,并将"三美齐备"作为诗歌翻译的实践原则和评价标准;翁显良先生主张散体译诗,认为译诗的关键是"再现意象"。两种主张孰优孰劣,众翻译家各执一词。该文试从两位英译《登鹳雀楼》和《登幽州台歌》入手,对他们的翻译风格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27.
固体分散体系的水溶性与药物的分散状态、载体的性质和用量均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8.
29.
北宋文学家晁补之在揭示诗歌的非功利本质属性基础上,张扬和倡导纯文学、真文学观念,推崇不为名利所撄的作家作品;认为好诗"未可于文字精粗间求之",作品的质量根本上取决于作家人格境界的修养和完善。认同苏轼诗画相通的观点,又敢于提出修正意见。从理论上自觉为苏词革新张本,要求保持诗词的界限和词的当行本色,推崇闲雅蕴藉、清新自然的词作特色,词学观念逐步与苏轼靠拢。肯定散体大赋的形式体制、艺术特质和讽谏作用,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明确提出融通、变通的文艺创作思想,进行诸多打破文体界限的尝试,为其文学创作带来创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30.
北宋文学家晁补之在揭示诗歌的非功利本质属性基础上,张扬和倡导纯文学、真文学观念,推崇不为名利所撄的作家作品;认为好诗“未可于文字精粗间求之”,作品的质量根本上取决于作家人格境界的修养和完善。认同苏轼诗画相通的观点,又敢于提出修正意见。从理论上自觉为苏词革新张本,要求保持诗词的界限和词的当行本色,推崇闲雅蕴藉、清新自然的词作特色,词学观念逐步与苏轼靠拢。肯定散体大赋的形式体制、艺术特质和讽谏作用,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明确提出融通、变通的文艺创作思想,进行诸多打破文体界限的尝试,为其文学创作带来创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