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0篇
教育   24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33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对于在什么情况下,公私财物或财产性利益才能成为敲诈勒索罪的犯罪对象,少有学者论及。但这却是认定何种行为能构成敲诈勒索罪的重要问题。一般刑法教科书论及的敲诈勒索罪与抢劫罪的区别,很少能为在司法实践中区分敲诈勒索罪与抢劫罪提供什么有益的帮助。有必要对敲诈勒索罪与抢劫罪的区加别作更细致的研究。  相似文献   
52.
敲诈勒索中,权利基础具有阻却敲诈勒索罪成立的作用。但这种阻却并不是绝对的,必须要结合具体案情对权利基础的性质、状态等作出判断。具体要考虑的因素包括权利有无争议、是否真实存在、是否有法律规定、权利为人身性还是财产性和有无抗辩等。只有权利基础足以支撑权利请求,这种阻却才是成立的。但是权利基础只是敲诈勒索的出罪事由之一,不能使其承载过多价值。  相似文献   
53.
2004年某市的中考题有这样一幅漫画:一块大黑板上写着大大小小的“人格”两字,一个老师手拿教鞭指着黑板让学生认读,可学生扭着头,看也不看地回答说:“看不见!”这幅漫画深刻地讽刺了当前有些学生只重金钱而忽视人格的现状。确实近年来,由于受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学生的道德品质出现了一些问题:自制力差,服务意识差,破坏公物,不尊重教师,语言粗野不文明,甚至出现打架斗殴、敲诈勒索等违法行为。  相似文献   
54.
对于新闻工作,兰成长的死给刚刚到来的新年带来了抹不去的阴影。不管兰成长是“真记”还是“假记”,这个事件折射出来的一些问题,都让我们的媒体和从业人员感到尴尬不安。拿着盖有新闻出版署印章的记证的就是真正的记吗?为什么社会上会出现那么多假记之名进行敲诈勒索的现象?记的行业自律道路有多远?[编按]  相似文献   
55.
陈磊 《新闻世界》2006,(6):9-11
江苏省高邮农民乔松举,因第一个向农业部举报禽流感,曾入选2005年度中央电视台年度经济人物媒体候选人。然同年11月下旬,乔松举被高邮市公安局刑拘,次月初由高邮警方执行逮捕。2006年3月29日,高邮市检察院以诈骗和敲诈勒索的罪名对其提起公诉。他的辩护律师说:“如此一来,以后谁还敢打假,谁还敢举报,“王海”们还能有生存的空间吗?”[编者按]  相似文献   
56.
当前,在青少年学生中普遍存在着不良品德行为的问题:有的学生盗窃、抢劫、或是敲诈勒索,所得钱物挥霍一空,用于出入游戏机室、歌舞厅;有的学生坑蒙拐骗,打架斗殴……凡此种种事实,触目惊心,确实应该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觉醒及深刻反思。必须认真研究青少年学生不良品德行为的成因及其对策,以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57.
近年来,有一些学生的道德品质出现问题:自制力差、服务意识差,破坏公物,不尊重老师,语言粗野不文明,甚至出现打架斗殴、敲诈勒索等现象。如何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让他们有阳光心态,成为我们这些小学教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一、健康人格的培养应从小做起小学阶段是人生中形成良好行为的关键时期,教师在这一阶段做好小学生的健康人格培养工作非常重要。教师  相似文献   
58.
资讯     
《青年记者》2012,(22):33+38+50+54+70
微博成奥运报道新方式奥组委为其立规矩社交媒体在这几年火之又火,如今终于到了一次大检阅的时间。"2000年悉尼奥运会时,互联网上网速度还很慢;2004年雅典奥运会时,智能手机还未出现;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社交媒体还没成气候。"  相似文献   
59.
刘海鹏 《大观周刊》2012,(17):49-49
近年来在我国发生的一系列见危不救、见死不救和救人者反被勒索的事件一次次的拷问着我们的道德水准和法律制度。有的学者建议将原本属于道德调整的见危不救纳入法律的调整范围,规定"见危不救罪",本文将就见危不救所涉及的法律问题和道德问题进行简要论述,以期捋顺其所涉及的种种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60.
传媒视野     
《现代视听》2012,(5):1-3
传媒资讯新闻出版总署等:严格处理"新闻敲诈"等违法活动为打击真假记者以"曝光"为名进行敲诈勒索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新闻出版总署、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中央纪委驻新闻出版总署等三部门联合下发通知,决定自5月15日至8月15日在全国开展为期三个月的打击"新闻敲诈"、治理有偿新闻专项行动。据悉,此次专项行动打击范围包括:社会机构或人员假冒新闻单位或新闻记者从事所谓新闻采访活动及利用"采访"活动敲诈勒索,新闻记者利用采访活动牟取利益、接受企业和公关公司"红包",报刊出版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以新闻报道形式发布广告、从事有偿新闻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