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38篇
  免费   115篇
  国内免费   206篇
教育   23043篇
科学研究   3021篇
各国文化   37篇
体育   871篇
综合类   924篇
文化理论   213篇
信息传播   6550篇
  2024年   209篇
  2023年   687篇
  2022年   646篇
  2021年   450篇
  2020年   439篇
  2019年   384篇
  2018年   193篇
  2017年   371篇
  2016年   576篇
  2015年   1221篇
  2014年   2685篇
  2013年   1945篇
  2012年   2408篇
  2011年   2500篇
  2010年   2271篇
  2009年   2239篇
  2008年   2705篇
  2007年   2127篇
  2006年   1766篇
  2005年   1783篇
  2004年   1567篇
  2003年   1546篇
  2002年   1359篇
  2001年   1055篇
  2000年   755篇
  1999年   229篇
  1998年   170篇
  1997年   98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 毫秒
881.
李强  马红 《语文天地》2011,(13):19-22
散文阅读教学,特别是现当代散文阅读教学,向来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难点。一些功利的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对散文阅读单元走马观花、浮光掠影地一带而过甚至不教。其中的原因较为复杂,比如:对散文本体知识的认知,  相似文献   
882.
屈发国 《语文天地》2011,(16):27-28
现代文的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方面,是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能力的表现。然而,很多学生面对现代文阅读却望而却步,教师在教授现代文的时候也纷纷表示压力很大。解决这种问题不但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关,同时也需要学生提高学习兴趣,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力等。  相似文献   
883.
综观目前小学中高年级习作教学的目标定位问题,由于许多教师忽视对《课程标准》的审视与解读,缺少对分年段习作教学目标之间联系与区别的研究,制订出的目标存在着比较多的问题:有的目标大而空洞,指向不明;有的目标照搬照抄,内容随意……尤为严重的是:中高年级的习作目标之间存在着越位和错位的关系,使小学的习作课堂呈现出笼统的状况,致使较多学生的写作水平停滞不前。  相似文献   
884.
海德格尔哲学与中国哲学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在对“此在”与“存在”的关系探讨上.海德格尔的方式类似于儒家的性宗。在对“此在”意蕴整体的探讨上,海德格尔的方式类似于佛家的缘起。虽然类似儒家,“此在”没有良知自体,故无法通达天道;虽然类似佛家,“此在”执著于氤氲之相,故无法领悟性空。海德格尔用非分解的方法探讨“此在”,但囿于现象学的方法,不能彻底。“此在”只能聆听“存在”朦胧的呼唤并不断接近“存在”,却永远无法盘面“存在”。  相似文献   
885.
对于几何概型,关键是要构造出随机事件对应的几何图形,利用图形的几何度量来求随机事件的概率.所以解答几何概型类的题型都要涉及对图形的观察、思考与定位,以便获得表示区域Ω的几何度量μΩ与表示子区域A的  相似文献   
886.
《语文课程标准》对拼音教学的目标作了如下阐述: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从中可以看出,拼音教学是帮助学生识字,学习普通话的,不再要求汉语拼音为阅读服务。教学难度降低了,但教学并不因此变得轻松。在新课标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目标,而不仅仅是教学手段。那么,如何让学生在枯燥的拼音学习中得到乐趣呢?我们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重新作出了尝试。  相似文献   
887.
第一课时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接受熏陶的起始点,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整体感知课文的关键点,是对学生进行双基训练,提高语文素养的基点。那么,语文第一课时该学什么,怎样的第一课时教学才是扎实有效的?语文教育专家张庆先生在阅读教学上有一个著名的“经纬论”,  相似文献   
888.
第一课时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接受熏陶的起始点,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整体感知课文的关键点,是对学生进行双基训练,提高语文素养的基点.  相似文献   
889.
朗读是一种把无声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造性活动,需要眼、口、耳、脑通力合作才能完成.朗读既是一种能力,更是学习语文的基础.学生通过朗读,感受语言情境,理解语言的蕴含,培养语言的表现力.在一定程度上,学生的朗读水平能直接反映出他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由此可见,朗读对于学生学好语文、提高语文素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890.
一篇课文的教学一般可分为自读感知、精读领悟和诵读表达三个阶段.许多教师往往只重视中间的精读领悟阶段,而忽视了自读感知和诵读表达这两个阶段.殊不知,自读感知阶段是基础,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在学生对课文还不熟悉的情况下,教师如果对课文进行条分缕析,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自然是支离破碎的,缺少整体把握和自身感悟.同样,没有最后的诵读表达阶段,学生对课文的这种零零碎碎的理解就难以得到整合和深化.教师在重视点拨、指导的同时,更应多给学生自由阅读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感知、体味.学生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教师在重视精读领悟阶段的引领的同时,也应注重学生在自读感知阶段的自悟自得和诵读表达阶段的情感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