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7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8篇
教育   5286篇
科学研究   120篇
各国文化   18篇
体育   99篇
综合类   167篇
文化理论   26篇
信息传播   479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104篇
  2015年   185篇
  2014年   458篇
  2013年   320篇
  2012年   453篇
  2011年   539篇
  2010年   460篇
  2009年   440篇
  2008年   559篇
  2007年   407篇
  2006年   349篇
  2005年   268篇
  2004年   233篇
  2003年   256篇
  2002年   187篇
  2001年   168篇
  2000年   126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61.
学贯中西的钱钟书一方面吸收了西方现代文体理论的精华,另一方面又着力发掘中国古代文体理论的瑰宝,使两者在批评实践中融会贯通,进而提纯出自身圆活通达的开放型文体批评论——"文评诗品,本无定体",盖"大体须有,定体则无"。  相似文献   
962.
课堂作为教学的主要媒介,课堂教学的合理规划是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课堂教学要注意过程的合理安排,通过师生互动,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对于各种教学手段的使用,要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963.
本文旨在对法律英语的特点进行分析,从词法句法两方面进行探究,并结合典型译例,提出处理相关语言单位的策略。  相似文献   
964.
《当代学生》2012,(6):2
秦牧(1919-1992),中国著名作家。原名林觉夫,广东澄海人。生于香港。童年和少年时代在新加坡侨居。13岁回国后,先后在澄海、汕头、香港等地就学。抗日战争时期,辗转在广州、桂林、重庆等地,担任演员、战地工作队员、教师、编辑等。  相似文献   
965.
高年级的阅读课要关注文体的特点,只有从文体着眼,才能准确、深刻地解读文本,领悟丰富内涵。否则,就很难把握文本的思路、情感和主旨,也很难品味出语言之精妙。教师要学会利用文体这把"钥匙",去打开解读文本之门,扎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滴水穿石的启示》是一篇说理文,怎样教本文,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966.
李莎 《青年记者》2012,(27):54-55
"体验式"新闻是近几年颇为流行的一种报道方式,是记者亲身经历、深入现场,并在遵循新闻规律的前提下,以第一人称写就的新闻文体。所以,"体验式"新闻具有强烈的现场感和真实感。目前,对"体验式"新闻的研究,多聚焦于对其方式方法的探讨,进行理论研  相似文献   
967.
在新闻实践的研究领域里,讣闻(Obituary)是一个惯常被人忽略的板块。这与我国报业的现实情境有关系。本文首先分析了中英文在讣闻界定上的异同,然后针对中英文讣闻的语篇结构、标题以及修辞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68.
一般而言,时评人有不愿流俗的耿介性格,遇有不平之事,遇有蛮横之人,不愿装聋作哑三缄其口,总是拍案而起,以笔做矛。同样,那些让他们深深感动的善举,也会令他们击鼓而歌。说这是良知亦可,说这是使命也罢,但是切  相似文献   
969.
一、命题作文1.请认真阅读下面这则美国谚语,在充分理解、感悟的基础上。以"看轻自己"为题,写一篇文章。天使之所以能够飞翔,是因为把自己看得很轻。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和套作。  相似文献   
970.
认知文体学是认知语言学发展的一个新分支。它关注语言形式与其产生的效果之间的关联,分析作者创作与读者阐释的认知机制。认知文体学研究理论框架很多,在此试图从图形背景理论的角度对TedHughes的《山石满足了》(Hill-stone was content)做认知文体学分析,从短语、词汇和语法三个不同层面探讨了图形背景理论的运行机制及其在诗歌意境形成中的作用,同时也分析了此语篇中图形背景互换为表达主题所起的作用,从而为作品的解读提出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