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5篇
  免费   4篇
教育   90篇
科学研究   17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18篇
文化理论   25篇
信息传播   196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均具有育人价值。以广州中医药大学为例,中医药文化传扬的路径可利用传统文化优势与互联网技术以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模式,从学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校园文化活动与社会实践、文创产品、中医药博物馆、互联网传播等方面,充分向受众群体普及中医药知识,提升民众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树立中医药文化自信。同时,建议要培养复合型人才、按受众的不同层次和需求普及中医药知识、大力推广文创产品、制订中医药术语翻译的标准,从而为推进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全方位传扬中医药文化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42.
承德作为历史悠久的历史文化名城,以独特的自然景观、清代皇家文化以及多民族文化融合而闻名于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和旅游文化,应充分挖掘其当代价值,进行与之对应的文创产品的研发与设计,提升其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3.
科技馆文创是教育功能的创新延伸,对促进科技馆社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科技馆如何提升文创产品营销能力,充分发挥最后一个展厅的独特功能,让公众把科技馆带回家,是科技馆文创发展过程中必须直面的问题。文章通过对科技馆文创销售现状进行分析,基于SICAS模型,提出科技馆文创产品营销策略,为科技馆文创产品开发和销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4.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的视觉呈现方式已不符合现代人们的审美习惯和生活方式,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好的保护和发展就是要“见人、见物、见生活”。延吉恐龙博物馆是吉林省最大的恐龙博物馆,因开放时间较短,有关该博物馆题材的旅游文创产品严重欠缺,利用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IP与恐龙形象进行创新融合,来进行动漫形象旅游文创产品设计,对延吉恐龙博物馆乃至吉林省的旅游文创产品起到创新和推动的作用,创造可以“带着走的文化”。  相似文献   
145.
文章基于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以文化、艺术、情感等隐性符号为起点,探究旅游文创产品生成显性特征的原则性和规律性。在研究方法上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提出我国旅游文创产品的设计思想及设计策略,基于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进行设计创新发展;旅游文创产业发展要在其“核心价值观”指导思想下进行;准确把握产品的设计定位,最大程度挖掘和开发民族、民俗、地域文化资源等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46.
高校文创产业是文化创意产业与高校文化资源结合的新兴产业,市场潜力大,受关注度高。伴随高校文创产业的不断发展,出现了盗版、盗用、盗取高校创新创意的不法现象,高校文创产业文化资源利用领域也存在界限模糊的问题,容易造成高校文创产业正当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阻碍高校文创产业的健康永续发展。对此结合高校知识产权组织管理和风险管理,加强高校文创产业知识产权保护,防止知识产权"公地悲剧"和"搭便车"现象出现。  相似文献   
147.
温州文创产业是在国家文化产业发展大背景下产生的一个新兴创意产业,是一个复杂适应系统.结合相关文献和实地走访之后,从温州文创产业特点出发,运用CAS理论,展开多样性、环境复杂性、非线性、涌现、主动适应性这几个复杂适应系统的关键因素分析,剖析温州文创产业系统的复杂性特征.从特征入手,提出交互学习能力、经济生态环境、监管能力、社会舆论等几个措施,促进温州文创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8.
在多种艺术理念交互、互融的产品设计领域中,以文化创意为基点的产品设计开发,以及再设计、再开发已然成为一种发展趋势。文创设计让越来越多蕴含深厚文化底蕴的文创精品涌入人们视野的同时,更是让各类文创产业强势兴起,提高了中国设计的国际影响力。同时,以文化创意为基点的设计教学实践也备受教育界瞩目,其所具有的多学科融合性及多领域综合性的学科特征,与国家正着力实施的"新文科""新工科"建设所强调的教改目标相符,相关文创的设计教学改革也因此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9.
邕州红陶历史悠久,是桂南地区特别是以南宁为中心的西江流域独具特色的古老制陶技艺。当今制陶工艺与文化创新日新月异,邕州红陶文化可结合南宁市具有代表性的文物,开发特色的文创产品,讲好民族故事,如邕州红陶作品《双孖井》。这种做法有利于传承邕州红陶技艺,传播中华优秀文化。  相似文献   
150.
民间传统技艺的活态传承是有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而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依靠民间艺人个人创新开发出文化创意产品,则是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外在动力。粤东北兴宁市与连平县对客家花灯制作工艺的传承与开发实践,表明客家宗族文化复兴带动"响丁"民俗活动产生的"竞争性消费",使得客家花灯这一民间技艺呈现活态传承的趋势,各级政府主办的"花灯节"增强民间艺人开发花灯文化创意产品的意愿。田野调查案例表明民间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传承的有效途径,是充分利用民间社团的力量开展传统的地方民俗活动,并利用市场调节机制引导非遗传承人开发文创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