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3篇
  免费   4篇
教育   96篇
科学研究   17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19篇
文化理论   25篇
信息传播   197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61.
针对目前图书馆文创产品市场存在的“大而不强、全而不优”问题,文章利用KJ法获取公众对图书馆文创产品的18项需求,结合KANO模型对这些需求进行统计分析,探寻产品需求与用户满意度之间的关系。根据调查分析结果,认为图书馆应从挖掘馆藏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来突出文化特征、结合公众多元化的审美需求来增强视觉美感、针对市场多样化的功能需求来丰富产品类别、注重产品礼品化的内涵建设来促进品牌发展四个方面入手,以提升文创产品设计与开发水平。  相似文献   
262.
《石家庄学院学报》2021,(1):157-160
档案文创产品及其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在近年来档案学理论和实践领域逐渐成为关注的热点之一,探讨档案文创产品的发展路径有着较强的实践意义和现实需求。4P营销理论是从档案职能部门、设计者角度去开发文创产品。4R理论核心是关系营销,研究重点是消费者和产品提供者即用户和档案部门之间的交互因素。通过二者的结合既可以有效整合内外资源,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又能快速响应消费者需求,不断发挥消费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在竞争中实现互动和双赢。因此在文创产品的推广过程中,要转变服务思路,加强队伍建设;树立品牌形象,重视设计研发;加强公众能动,拓宽宣传渠道;合理分配报酬,构建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63.
图书馆文创产品的开发目前还处于探索起步阶段,虽然在相关理论研究、试点实践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在产品开发类别和创意融入方面还有着较大的进步空间。图书馆应拓展思路,通过打造文化创意品牌、注重读者个性化体验和重视文创人才培养等方式,开发出更具多元化的文创产品。  相似文献   
264.
马栏山视频文创学院人才培养,需借助地处世界媒体艺术之都长沙的地缘优势,紧贴视频文创产业链,走项目式、订单式、国际化、精品化的培养路线。具体而言,人才培养要立足于当前视频产业发展的需求,探寻"个性化""多元化"人才培养路径,构建"实习+实训"的创新型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创新性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265.
266.
结合安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现状,重点阐述利用安徽革命文物加以文创产品开发的诸多优势,并就当前安徽革命文物文创开发面临的问题,指出其文创开发中应把准的基本路径,从而为安徽革命文物活化利用厘清思路、找准方向。  相似文献   
267.
工业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为工业文化旅游的开展创设了良好的条件,在此背景下,工业文创产品包装设计方兴未艾。围绕文化旅游视野下的工业文创产品包装设计展开研究,分析其国内外发展现状,阐述设计实践中所应遵循的地域性原则、低碳环保原则、适销性原则、人性化设计原则,并从挖掘文化内涵提炼工业文化符号、工业文创产品包装的造型设计、工业文创产品包装的结构设计、工业文创产品包装的装潢设计四个方面探讨工业文创产品包装设计的策略。  相似文献   
268.
介绍福建省琉璃文创产业的特点和福建省琉璃文创作品的类型;论述信息技术和琉璃文创产业融合发展的可行性;提出福建省琉璃文创产业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69.
该文以三星堆文化的烟斗文创产品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如何对文创视野下的三星堆文化进行分析、归纳与提炼,进而转化为视觉设计符号,从凝练地域文化视觉元素、发掘地域文化内涵底蕴、融合地域特色烟斗工艺等方面分别探讨并开展设计实践.  相似文献   
270.
历史文化街区存在现状复杂性、改造渐进性、功能不确定性等问题,其更新面临诸多挑战。城市更新设计需要兼顾文化传承与功能再生,以实现空间活力的修复。以往研究发现,数字技术和文化创意在复兴城市空间中具有协同促进作用。以苏州阊胥路创业园与仓街三官弄更新项目为例,应用设计研究方法,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发展的语境下探索以“数字+文创”引导城市更新的相关设计策略,以及通过在地化的场所营造和创新场景设计,实现历史文化街区空间活力复兴的实施路径。通过对“数字+文创”设计策略的适应性、协同性与可实施性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为同类型历史文化街区的控保地块更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