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51篇
科学研究   5篇
各国文化   9篇
体育   28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郭永山 《中国收藏》2020,(11):42-47
文房四宝中.砚台质地坚实,“传万世而不朽”“历劫而如常”,有“四宝砚为首”之誉。而现存最完整、最能体现砚文化的代表性著作,当首推江苏宿迁王相历时十余年之功摹刻的《高凤翰砚史》。  相似文献   
72.
高阿申 《收藏》2009,(9):108-113
倘若问,什么是千年来中国最具文化特质的器物?想必很多人会说是文房四宝。不错,纸、墨、笔、砚是文化人须臾不可或缺的用品。但是,与文人精神生活最为贴切的莫过于能包容他们内心世界的香炉。香炉之所以具有民族特色和独特的文化色彩,同炎黄子孙崇天法祖的传统有关,香炉理所当然在中国文化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  相似文献   
73.
文房用品。在五花八门的收藏品中并不显眼,虽然只能归入小器杂项,却历来为帝王将相、文人墨客所青睐。文房清玩在隋唐时期兴盛,至明清。已然超出笔、墨、纸、砚的范畴。文徵明的曾孙文震亨所著《长物志》中,列入众多文房用具,包括笔、墨、纸、砚、笔格、笔床、笔屏、笔筒、笔船、笔洗、笔掭、水中丞、水注、  相似文献   
74.
毛笔     
明代著名书画家徐渭有一首谜语诗:“少年发白,老年发青。有事科头,无事戴巾。”谜底就是位列文房四宝之首的毛笔。  相似文献   
75.
徐蕾 《老年教育》2011,(1):47-47
黄山市旧称古徽州,“文房四宝”之一的“徽墨”就产于此地。古徽州还享有“中国徽菜之乡”的美誉。徽菜中有一道名点叫“徽墨酥”。其外形按照徽墨墨锭的标准尺寸制作,6厘米长、4厘米宽、1厘米厚,乌黑油亮,芳香四溢。吃一口徽墨酥,不待咀嚼已融化,甜而不腻,唇齿流香。徽墨酥可谓能吃的“徽墨”。  相似文献   
76.
乐明 《上海集邮》2006,(7):10-10
8月8日《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运动项目(一)》2008年8月8日至24日,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举行。设田径、游泳、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射击、体操、击剑、举重、网球、曲棍球、手球、棒球、垒球、赛艇、拳击、皮划艇、自行车、马术、柔道、摔跤、现代五项、帆船、射箭、跆拳道等28个竞赛大项,302个小项,其中帆船和马术比赛将分别在青岛和香港举行。  相似文献   
77.
倪清华 《收藏》2006,(7):70-72
中国文房四宝中,徽州墨独领风骚,数百年来为文人骚客所珍爱。徽墨的生产始于南唐。创制人是奚超、奚廷圭父子。唐中叶至唐末,由于藩镇之乱,连年征战,奚氏一家由河北易水(今易县)南迁至徽州。奚氏父子本是制墨能手,此时得皖南的古松为原料,又改进了捣松、和胶等技术,终于创制出“丰肌腻理,光泽如漆,经久不褪,香味浓郁”的佳墨。南唐后主李煜诏奚廷圭担任墨务官,并赐国姓“李”。  相似文献   
78.
琉璃厂的文房四宝和书画是最有名的,清末、民初时期,众多书画大家的作品只在琉璃厂出售,这也吸引了大批的收藏家前来,书画交易一度盛行。  相似文献   
79.
赵珩 《世界文化》2011,(5):34-37
说到文房用品,最先想到的无非是笔墨纸砚四大类,常被称为“文房四宝”,是旧时文人须臾不可或缺的东西。近代书写方式的革命,使得除了从事书画创作与研究的专业人士之外,大多数现代文人的书房中已经没有了“文房四宝”,更不要说与之相关的一些杂项。于是许多旧时的书房文具不仅淡出了人们的生活,甚至已为今天的人们所不识。  相似文献   
80.
宣城是中国著名的文房四宝之乡,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文房四宝专题库对于传承、保护和开发利用文房四宝历史文化遗产,推动宣城文化建设和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文章阐述了文房四宝专题库的基本内容、基本架构、数据处理和信息发布平台,并就建设文房四宝专题库的几个着力点谈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