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1149篇
科学研究   41篇
各国文化   17篇
体育   58篇
综合类   45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24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61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157篇
  2010年   121篇
  2009年   120篇
  2008年   125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清华侦察记     
朱红杉  张冰  邱楚原 《大学生》2015,(Z1):54-57
话说一个月黑风高的雨天,一支名为“燕遗特工队”(全称“燕园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下属特工队”)的队伍从西门潜入清华大学,途经近春园、古月堂、清华八斋及照澜院等,到达二校门,打了一场“悄悄进村”的“解放隔壁侦查战”。2014年又是一个阴沉的雨天。北大青年的俺们仰慕“前辈”风采,决定重走当年革命路,一窥清华园。不想竟青出于蓝,开辟了又一条逛清华的新路线。  相似文献   
62.
作为当下历史人文纪录片中越来越普遍的纪实创作手法,"真实再现"推动了历史人文纪录片的发展创新,让历史人物和事件更易被如今的观众所接受和感知。《船政学堂》是我国第一部全面、完整地记录船政学堂发展脉络的纪录片,在尊重真实性的基础上,运用多元的"真实再现"表现手法让这段历史以更具视觉性、故事性、趣味性和情感性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  相似文献   
63.
曾国藩,湖南湘乡人,1811年出生于晚清一个地主家庭,自幼勤奋好学,饱览群书,供职京师后,十年七迁,连跳十级,37岁就当上了二品京官,可谓一帆风顺.咸丰二年奉诏以礼部侍郎身份帮同湖南巡抚督办团练,创建湘军.后升至总督,官居一品.他一生勤俭廉洁、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其倡议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可以说曾国藩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开拓者.  相似文献   
64.
新式学堂中的音乐教育自1904年颁布的《癸卯学制》中加以体现,并在民办学堂中悄然兴起"学堂乐歌"为主要形式的音乐课教学。本文就晚清民办学堂中的音乐教育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期为探究我国近代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65.
清朝末期是我国近代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为了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挽救处于灭亡边缘的统治,清政府开始积极派人出国考察,学习西方的先进文化,作为教育考察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新式体育的考察和引入受到了当时政府和有识之士的高度重视,并引发了中国体育教育的变革。  相似文献   
66.
清末,废除科举,兴办新学,研习西学,国人教育全面转向。京师大学堂、学部、教会和官书局、民营出版社,编译、审定规则及出版新式教科书,是这一转向的诸多时代特征。清末新式教科书的出版,不仅推动了中国近代文化的革新和变迁,更为我们今天文化、教育的再度转型提供某些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67.
潘文彬:儿童学堂,智慧生长的天堂 阅读了《教育科学论坛》2011年第8期刊发的《问道“儿童学堂”》专题文本之后,我不禁为以姚嗣芳和梁艳两位老师为代表的小语同仁在语文教学路上的探索实践而拍手叫好!课堂,本该就是守护儿童天性的学堂,是儿童的精神和智慧自由生长的地方。是呀。课堂本该就是属于儿童的,更是为了儿童的,小学的课堂就应该是儿童的学堂。  相似文献   
68.
福建船政学堂走过的是一条爱国创业、开拓开放、科技创新的道路,它的发展历程具有鲜明的高等职业教育特点,值得大家再次认识、深加品鉴。当今唯有辩证地看待历史、分析历史,才能更好地在福建省海西背景下,发展具有本土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69.
石铭吾     
石维岩(1878—1961),字铭吾,号慵石,晚号慵叟,潮州城内人。自幼颖悟,好辞章之学、声韵之书,弱冠入读金山书院。1905年废科举后就学于惠潮嘉师范学堂(今韩师),深得监督康步崖(1903-1909年在任)赏识,曾批其卷:"异日当为我国文豪!"此时,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正风起云涌。石铭吾深受激励,与同学萧汉卿、林屏仙等人谋划起义,并名其居"铁血居"以明志;后未果,转学广东法政学堂(今中山大学政法学院前身)攻读法律。毕业归潮,任潮州农林中  相似文献   
70.
晚清留学美国运动是清政府第一次官派留学运动,出于为洋务运动储蓄人才的目的,清廷自1872年至1875年先后派出120名幼童赴美留学。由于其所处的年代,它体现出其自身独有的特点,值得我们深思。本文主要从三个特点分析幼童赴美留学的特点,分别是留学对象幼童的西化,东西方文化差异对其产生的影响,腐朽政治对留学运动的阻挠。尽管在中体西用指导下的幼童留学美国运动最终夭折,但是这次留学运动拉开了改革中国传统教育制度的大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