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27篇
科学研究   8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3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詹永红 《大观周刊》2011,(47):141-141
从实际出发,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注意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思考,教会学生探索,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2.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制播分离是电视产业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就市级电视媒体的体制改革中制播分离问题进行了新的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在目前网络环境下,高师汉语语言学教师必须正视传统教学方式的变革,积极探索基于网络环境的汉语语言学教学新模式,大力促进信息技术教育与汉语语言学课程的有效整合,尽快认识网络、熟悉网络环境,充分调动现有网络语言信息资源为我所用。在利用网络现有语言信息资源的同时,着力构建具有自身教学特色的汉语语言学网络课程,以同步提高学生汉语言能力和汉语言素养为己任,以网络环境下汉语语言学教改为突破口,达到提高汉语语言学课程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在新课程背景下,物理教师应增强复习课堂的实践意识。充分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复习教学.开展有效复习教学的新探索。  相似文献   
15.
嘉应学院举办地方党政战略后备人才培养是从在校本科三年级大学生中择优选拔对象后另列单独组成一个班级,两年系统培养后经国家公务员考试再选录优秀毕业生成为地方党政干部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创新探索在于:进行大众性和精英性的兼容化教育;实施依托地方和服务地方的地方化教育;开发教育资源和竞争施教的培优化教育;打造能奠定素质基础和引导未来发展的优质化教育.对大众化背景下地方高校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有四个启示.  相似文献   
16.
服务是档案工作一大永恒的主题,翻阅《中国档案》,可以看到这一主题也是我们关注的重要内容,2009年以阐述服务为主题的相关文章就有20余篇,今年前2期也有3篇。简单地概括,档案工作服务内容有三,服务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广大人民群众。本期我们策划和选编的8篇文章就体现了档案工作者在这方面做好服务的新探索。  相似文献   
17.
《世界教育信息》创刊于1987年,现为半月刊。杂志坚持"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服务于中国教育国际化和现代化,努力以最新、最快、最权威的方式,客观报道世界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新变化,全面展示中国教育国际化的新探索、新实践,以更好地为教育管理者和决策者、教育国际化进程中的实践者和参与者以及关注世  相似文献   
18.
《世界教育信息》创刊于1987年,现为半月刊。杂志坚持"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服务于中国教育国际化和现代化,努力以最新、最快、最权威的方式,客观报道世界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新变化,全面展示中国教育国际化的新探索、新实践,以更  相似文献   
19.
创新是海南建设经济特区一直追求的价值取向.16年来.海南经济特区在创新的道路上留下了坚实的脚印.为世人所瞩目。我们应当坚定不移地坚持体制创新的价值选择和政策导向,用创新实现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解决好对公有企业经营者特别是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经营者的激励问题;用创新探索解决“三农”问题的新途径.当前重点应放在解决好土地的闲置、流转和补偿问题上;用创新实施人才强省战略.改善创业条件、政策环境.建立公开、平等、竞争的育人、选人、用人机制和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激励机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加快海南发展,提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20.
逻辑范畴是对客观现实最一般存在形式的反映,是逻辑思维反映和把握现实的具体真理的基本形式和逻辑工具,因而成为哲学,尤其是逻辑学研究的对象。原中国逻辑学会副会长、上海市逻辑学会会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彭漪涟先生就是当代潜心研究逻辑范畴理论的逻辑学家之一。多年来,彭先生视逻辑范畴为逻辑思维的基本环节,不断地对其进行深钻细研,并不断地将其研究成果融入辩证逻辑的教学(参见彭先生先后编的《辩证逻辑述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