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7篇
  免费   1篇
教育   155篇
科学研究   33篇
各国文化   44篇
体育   104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3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皖江地区早在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就非常丰富,遗址数量多,出土了大量玉器、石器、陶器,其中包括许多精美的"仪式用具"。仪式用品的出土可以反映出皖江地区新石器时期原始社会的经济形态、贫富分化以及原始宗教礼制盛行等方面的信息。  相似文献   
82.
彭明瀚 《收藏》2013,(7):62-69
陶器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创造,瓷器则是中国对世界的一项巨大贡献,在1万年的陶瓷历史长河中,陶瓷大师们"点泥成金",创造了许多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瑰宝,雕塑瓷就是其中一个重要品种。陶塑产生于新石器时代,江西商代吴城文化时已有原始瓷塑,晋代洪州窑生产的青瓷谷仓盖上常饰以堆塑人物纹和鸟兽纹。宋代江西吉州窑、湖田窑、白舍窑等窑场均大量生产供人们观赏把玩的雕塑瓷,装点环境,美化生活,满足人们的文化艺术需求。吉州窑瓷塑以巧拙相生的造型手法,  相似文献   
83.
朱有仪 《收藏》2013,(5):146-147
近日,有收藏者求鉴一件红陶鬲。此红陶鬲领部收束较大,口沿一侧有一较浅的流,另一侧有銴耳,袋足、分裆,外饰绳纹。据藏者自述,此陶鬲系他2012年秋购于西安某古玩市场周六早市。售卖者为一中年男子,农民工模样,自称此物是他在西安北郊一建筑工地干活时挖掘出土的。藏者认为是西周器物,几番讨价还价,最后以1400元成交。该藏者表示,如果经专家鉴定此陶鬲为真品,他愿捐献给国家的博物馆,为保护文物尽一点力。但是经本刊专家鉴定,这件红陶鬲非西周器物,而系近年  相似文献   
84.
芝麻原称胡麻,据说可能源于非洲或印度,相传是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时引进的。但在浙江湖州的"钱山漾新石器时代遗址"和杭州的"水田畈史前遗址"中,都发现了芝麻的种子,证实中国也是芝麻的故乡。我国自古就有许多芝麻养生功效的记载,《神农本草经》中说,芝麻主治"伤中虚赢,补五内、益气力、长肌肉、填精益髓。"《名医别录》中说,芝麻有"坚筋骨,聪耳目"的功效。可见,芝麻历来被视为延年益寿的佳品。日常生活中,人们吃的多是芝麻酱和香油,  相似文献   
85.
红山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较有影响的考古学文化之一。1935年,在赤峰红山脚下发现了它的第一处遗迹,1954年,由著名的考古学家尹达正式命名。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外学者对红山文化研究的历程和涉及的领域是:(1)红山文化的发现和确认;(2)红山文化的源流、性质特征和分布;(3)红山文化的分期与类型;(4)红山文化的玉器;(5)红山文化坛、庙、冢与中华文明的起源。这些研究尽管在某些方面还不够深入,甚至在一些问题上还存在学术分歧。但学术界尚能在一些关键点上达成共识,即红山文化是新石器时代中国北方的一支极富生命力和美好发展前景的文化,而孕育红山文化的辽河流域则是中华文明起源的发祥地之一。  相似文献   
86.
拔牙是我国新石器时代部分地区流行的奇特风俗之一,主要表现为出于某种目的而人为地拔除某些牙齿。大汶口文化的拔牙遗存是我国北方黄河流域的代表,而南方长江流域则以长江下游的马家浜文化和中游的屈家岭文化最为典型。这三种文化中所发现的拔牙现象,可以看做是新石器时代的一种仪式,而青少年男女则通过这种仪式成为氏族社会的正式成员或获得婚姻资格。  相似文献   
87.
“打码子”亦称“肉码子”,即在生产劳动中,杀猪匠用刀在肉皮上刻上简单的笔画来标识猪肉的重量,笔画以“竖画”、“横画”为主,依刻在不同部位,而分别代表“斤”或“两”,便于外出交易。这种计数方式与史书所载“书契”极为相似,称为原始阶段文字-“书契”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88.
青海彩陶文化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开始至卡约文化历经四千多年的发展、流变,充分展示了我国彩陶文化鼎盛时期的艺术风貌。因此,彩陶成为了青海地域远古文化的显著标志,其数量冠诸远古文化之首。其中具有明显特征的能代表各文化类型的特色彩陶文物不断涌现,本文就各文化类型中的经典彩陶及其纹饰略作分析和解读。  相似文献   
89.
酒来     
"酒来"这个词原本是出自古代骰子上的点数,最早出现是在秦始皇时期。那时的骰子有十八个面,其中十六个面是由一到十六的数字组成,其余的两个面分别是汉字酒来和骑马。其中的酒来就是最小的点数,一旦掷出这个点数意思是就要喝酒了,可见古人对待酒与生活的情趣。我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各种的米酒、黄酒,以及酿酒工艺的传承一直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现如今的人们尤其是年轻人,接触最多的是啤酒或是红酒,受着西方文化的影响。根据考古学家考证,人类在一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开始了葡萄酒的酿制。通常认为葡萄酒起源于公元前六千年的古波斯,那时有了葡萄的种植和葡萄酒的酿造。葡萄美酒夜光杯,早在唐代就有这样浪漫情趣的记载,那时候我们也会酿造一些葡萄酒或是其他果酒,作为日常饮品。寄花寄酒喜新开,左把花枝右把杯。退休后的我也过上了这样的生活。在乡间租了块小地,养些花  相似文献   
90.
刘一良 《今日科苑》2009,(23):56-57
中国花鸟画历史悠久,艺术水平之高早为世界画坛所公认。鱼在中国绘画中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创作题材,早在新石器时代的彩陶文化中,就画有鱼的图形。在中国花鸟画中,鱼是常见的题材,历代花鸟画家大都擅长画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