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10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王焱 《集邮博览》2014,(10):65-67
正2014年8月16日至28日,第二届夏季青年奥运会在我国南京市成功举行,来自世界各国的青少年运动员齐聚南京,共享盛事。青年奥运会是国际奥委会近年来新创设的赛事,每4年举办一次,第一届青年奥运会于4年前的2010年在新加坡举办。当时,作为主办国的新加坡为此发行了多套邮票,世界上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也为这一首创的赛事发行了相关邮票。现在,借南京青奥会举办之机,让我们从邮票的视角回顾一下4年前的首届夏季青奥会。  相似文献   
22.
"这是一份闪着泪光的事业。"2010年6月11日,《人民日报》刊发了报告文学《闪着泪光的事业》,著名作家蒋巍在他的文章里如是评价中国的高铁事业:"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从牛背上的中国到高铁上的中国,最伟大的变化就是:‘速度’。""‘和谐号’诞生的速度和它创造的速度,让整个世界为之震惊。"确实,从新世纪初起引进吸收高铁技术,到如今高铁已经作为中国的一张"黄金名片"驶上世界舞台,  相似文献   
23.
今年是我国著名的邮票设计大师、新中国第一位专业邮票设计家孙传哲先生(1915—1995)诞辰百年,回顾孙传哲设计的邮票作品,不仅数量众多,题材丰富,而且以鲜明的民族特色构成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孙传哲一生潜心用力,辛勤耕耘,情系方寸,使中国邮票在内容、形式、风格上气象万千,方寸之间辉映出中国社会的沧桑巨变。孙传哲,浙江宁波人。1930年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西洋画系,两年后入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深造,  相似文献   
24.
春天的花开,秋天的风,以及冬天的落阳,四季流转下那些光阴的故事都被唱进了歌里。古人把四季过成了诗,春日出游、秋日登高都是令人心生向往的雅事。现代都市生活里,四季仿佛不再那么分明,但人打心底里对四时美景的向往不会消减。不如,为自己量身定制一块精致小巧的玉牌,将无限春光永恒地留在方寸之间随身携带,时时摩挲把玩,愜意无比。  相似文献   
25.
张洁 《集邮博览》2015,(2):24-28
冬天,雪花纷飞,充满浪漫的气息,蕴含无限的生机;冬天,迎来一年中重大的节日,洋溢温暖的祝福;冬天,可以醉心冰雪游戏,投入极富挑战性的冰雪运动……只要用心感受,冬天并不太冷。带着对冬天的美好情愫,我编组了5框专题邮集《冬天》,邮集在长沙2014第16届中华全国集邮展览荣获镀金奖。我心怀感恩,书写体会,并就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26.
杨琼 《知识窗》2010,(6X):28-28
<正>平时所见,不乏这样的班主任:事无巨细,面面俱到;大事小事,大包大揽;求全责备,吹胡瞪眼;当完"警察"又当"法官",往往是大事小事跑断腿,好话坏话  相似文献   
27.
篆刻艺术是书法(主要是篆书)和镌刻相结合,用印章特定形式表现的一门艺术。战国、秦汉、魏晋六朝时期为“古代篆刻艺术时期”,其篆刻艺术特点主要是根据字与字之间的相互关系设计出相宜的形式。而唐、宋时期是印章艺术向篆刻艺术发展的一个过渡时期。到了明清两代,篆刻艺术进入了复兴时期,流派纷呈。在当代,篆刻刀法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刀法的视觉冲击力不断被强化。  相似文献   
28.
夏文峰 《收藏界》2016,(4):119-126
牙雕作为一门古老的传统艺术,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因象牙质地光滑细腻,色泽柔润如玉,硬度适中,牙纹细洁,辽、金、元、明、清各朝代都把象牙作为皇家贡品,明代的果园厂和清代的造办处都有为皇宫制作牙雕制品的专门作坊。最初的象牙制品只是一种实用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出现了装饰用品,并成为牙雕工艺的主流。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象牙刻花小盅、象牙鸟形匕首是目前所知最早的牙雕制品;山东大汶口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出土有象牙镂雕  相似文献   
29.
《小学时代》2016,(Z3):62-65
上期主题:"方寸之间天地宽",这是人们对邮票的赞美。我一直很喜欢邮票,因为小小的邮票能带给我知识,让我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那么,你知道邮票是怎么发明出来的吗?邮票的历史在19世纪的英国,当时的邮资是由收信人来支付的。那时候,寄信都要由邮递员根据路程远近、信纸页数的多少向收信人收费。当时邮资特别贵,一封普通的国内信件的邮资竟高达6便士,最高的要收到17便士,而当时英  相似文献   
30.
<正>退休后,我年年订阅《老年教育》杂志,凑齐了12期就装订成册。整整17年了,《老年教育》合在一起已有厚厚一大摞,都被我精心存放在书橱里,以便于查找和经常翻看。我对《老年教育》的钟爱,缘于她不遗余力地秉持为老年人服务的办刊方针及鲜明的特点——字号大,品位高,内容丰富多彩,文章短小精悍,集可读性、指导性、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精心设置的栏目,极大地满足了老年人的需求。"朝花夕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