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0篇
教育   49篇
科学研究   10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27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当上海市第二轻工业学校的杨杉杉同学回到家乡寻找亲人的时候,上海信息技术学校的同学们也正准备为四川灾区多做点贡献,他们中的一些人最终选择了去献血——  相似文献   
22.
一、研究背景 近几年来,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和发展,但是,多媒体技术深入到体育课堂教学还只是停留在某个研究活动的点缀阶段。我校是"十五"体育卫生科研重点规划课题《现代信息技术在中小学体育与健康发教育中运用的实验研  相似文献   
23.
包头市无偿献血用血返还报销的人数和用血量逐年增加,报销的金额和占收入的比例也同比例增长,明显高于其它城市.建议依法维护无偿献血者本人免费用血量,同时让患者报销医药费、住院费时连血费一起报销,血站按返还的金额与医保中心结算.  相似文献   
24.
《学习之友》2012,(11):31-31
台湾血液基金会提供的数据表明,台湾在多年前医疗用血已全部来自无偿献血。去年台湾的献血率已达到8.13%,即每100人中超过8个人献过血,这比例超过5%的国际门槛,甚至比欧美发达地区还高。从无偿献血制度实施至今,全台已有700万人献过血。  相似文献   
25.
随着无偿献血工作不断深入开展,对采供血机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管理好档案并充分利用档案进一步推动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规范化管理,提高工作质量和社会效益,对于促进输血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及正确决策都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26.
高永华,今年66岁,一个普普通通的福州农民。10年来,他骑着自行车走遍了中国34个省、市、自治区,2000多年市县,行程7万多公里,沿途宣传并参与无偿献血。他本人也创造了前所款有的全国献血纪录——献血200多次,累计4万毫升,相当于将全身血液换了8次。  相似文献   
27.
目的了解大、中学生对无偿献血的认识,为大力开展全民无偿献血提供资料.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形式进行调查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多数学生对无偿献血的一般知识、献血与健康有一定的了解,且医学类大学生好于非医学类大学生,好于高中学生,差异具有显著性(均P<0.05).但所有学生对安全用血知识了解较少.结论对无偿献血的认识随教育程度及专业知识掌握程度而提高,献血人数也相应增加.大力开展无偿献血的社会宣传并在中、高等院校开展以健康教育为中心的无偿献血知识讲座是保证无偿献血顺利进行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8.
杨辛茹 《成长》2005,(4):42-45
大学生献血,处在高校身份特殊和公益事业渐进两大社会焦点的交叉口。无偿献血制度实行5年以来,大学生一直充当着医疗用血的主力来源。学生积极性相对较高,血源也比较有安全保证,这看似一个良性发展,但为何近年来学生、各机构、社会舆论之间冲突不断,矛盾重重?各种评论莫衷一是,我们此次从比较集中的困惑点着手,走访了一些大学生,且听听他们的观点:  相似文献   
29.
目的了解西藏山南地区无偿献血的构成情况,进一步开展无偿献血宣传工作。方法回顾性对西藏山南地区2009~2013年无偿献血档案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西藏山南地区自愿无偿献血人次显逐年递增的趋势,18~35周岁无偿献血者占70.7%,男女比是3.4:1,藏汉比是1:2.4,军人、公务员占献血人群19.1%和15.4%,高中及以下占58.9%,首次献血占62.7%,一次献300mL、400mL比例逐年增加,血型分布B〉O〉A〉AB。结论西藏山南地区无偿献血量逐年递增,以B、O血型为主,存在性别差异,民族献血意识的差异,献血者的文化程度偏低,以军人、公务员、外来务工为主要献血人群。  相似文献   
30.
温家宝总理说: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中国是个伟大的国家,我们的国民应该有大国民风范。大国民风范的展现,首先要使国人具有大国民意识。但至今,国民大国小民的状况根深蒂固,缺乏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