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1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14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31.
朱志先  张霞 《文化学刊》2010,(4):157-160
梁玉绳《史记志疑》是清代研究《史记》的一部佳作,后人对其评价颇高。此书的形成大量借鉴了明代学者的汉史的研究成果,凸显了明代学人对《史记志疑》的巨大影响,全面深入的研究,梁玉绳对明人汉史学研究成果的借鉴与批判,对于进一步挖掘《史记志疑》的学术价值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2.
龚雯  南婷  高少华 《学习之友》2014,(12):36-38
无良企业肆意窃密 林华近期通过豌豆荚安卓应用市场下载了一个“益盟操盘手”手机立用客户端,没过几天,他就频繁接到来自上海的电话,并自称是运营“益盟操盘手”的工作人员,进而推销理财产品。  相似文献   
33.
通过对比《明史》之《文苑传》、《儒林传》与《明史·艺文志》记载明人著述状况,得《明史·艺文志》失载明人著述共40人93种作品。  相似文献   
34.
邹震 《新闻爱好者》2010,(9):140-140
报告文学、纪实文学、人物传记等当代体现纪实手法作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这说明人们厌恶虚假,渴望真实,喜欢自然天成,摒弃人工做作,这就为纪实性电视专题片的崛起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35.
读今人所撰通论中国文章学术之书,大体前详后略,不免有虎头蛇尾之弊。心虚的不过缄默不言,含糊带过;那一等打肿脸充胖子的,还要摆出冠冕堂皇的理由,道是明清以后蹈袭陈言,殊少新创,故存而不论。明人姑且另说,至于清代文章则诚足以方驾前贤,学术更凌越百代而达到中国古代的顶峰。那些前详后略、虎头蛇尾的论著,除暴露作者于清代典籍略无知识,还能说明什么呢?当然,如果深究下去,今人论学置清代于度外,或敬而远之,也不全出于价值判断的偏颇,文献浩瀚难穷,无从下手,是一个重要原因。清代文献之多,甚至已多到无法估量的程度…  相似文献   
36.
嘉靖以来,明诗之选,代不乏人,尤盛于易代之际。俞宪《盛明百家诗》三百二十四卷,规模浩繁,明人初自鼓吹明诗也。惜未能凝取菁华,稍嫌冗滥。朱之蕃《盛明百家诗选》三十卷,主于清华,鼓扬盛明风雅,要自可观。钟、谭《明诗归》十卷、补遗一卷,别出手眼,主深幽孤峭,录诗不能多,直一家之言耳。陈大樽诸子《皇明诗选》十四卷,驳斥竟陵,一归于雅正,推尊七子,所张目者,几社之门户也,未能虚心静  相似文献   
37.
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的“势大于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修己 《东方文化》2002,(5):106-110
自从上世纪80年代末,中国现代学研究界发出“重写学史”的呼声,十余年来“重写”之声从未间断,今年又有“学史重构”的学术研讨会?这说明人们对已成的《中国现代学史》或《20世纪中国学史》,尚感未能满意,仍企盼着更为新鲜、更具突破性的新;所以,“重写”、“重构”之声不绝于耳。  相似文献   
38.
崇明土布谫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崇明位于长江的人海口,它三面环江一面临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河口冲积岛。崇明的土地是由江水冲刷下带的泥沙沉积而成的。它在渐渐露出水面达到一定高度后,老百姓便筑堤围圩。这些圈围而得的土地,崇明人称之为“生田”,它一般由在老家难以生存移居而来的农民在上面垦拓。几经栽种,逐渐变成熟田。在使生田演变为熟田的过程之初,由于这些新圈围的土地饱受海水浸蚀,盐碱成份重,因此上面只能栽种耐得了盐碱的作物,棉花便成了其中的首选。  相似文献   
39.
辽宁大连育明高中建于1998年秋,是由大连市政府投资兴建、大连市教育局直属的公办省级重点高中,省级示范高中。建校以来仅有9届毕业生,却成绩骄人,令人瞩目:先后教出了两届高考省状元,  相似文献   
40.
董永考     
纪永贵 《池州师专学报》2002,16(2):94-98,138
董永遇仙故事中董永一角是历史人物还是传说人物呢?现存文献虽倾向前者。但皆无据可凭。笔者认为,记载在《汉书》中生活于两汉之间的高昌侯董永是这个人物的历史原型。这个故事是董永因孝名闻于乡里后于光武帝建武二年嗣封为侯的史实与东汉时期的神仙思想相结合的产物。它自东汉开始首先在董永的故乡山东千乘一带流传。封地在山东的曹植就地取材。在诗中记下了这个故事的雏形。后来,根据民间故事衍生与传播的知名原则、就近原则、混同原则和满足原则,它被不断地改造与更新。唐代以后,因为人们已经不知道董永故事的历史渊源。其生活时代被定为西汉武帝年间(唐宋人的观点)或东汉末年(宋明人的观点);董永的籍贯从千乘,逐渐转移至蔡州(唐)、丹阳(宋)、孝感(明)等地。这正显示了这个故事内在生命力的顽强和传播过程的生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