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2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3303篇
科学研究   192篇
各国文化   169篇
体育   415篇
综合类   97篇
文化理论   89篇
信息传播   1565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103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125篇
  2014年   417篇
  2013年   425篇
  2012年   498篇
  2011年   631篇
  2010年   554篇
  2009年   486篇
  2008年   570篇
  2007年   351篇
  2006年   271篇
  2005年   252篇
  2004年   174篇
  2003年   117篇
  2002年   104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体验春运     
临近春节,总能从电视上看到售票处排起的长龙、火车车厢里拥挤的画面,听到铁道局加开多少列临时列车、警车为买不到车票的农民工摩托车队开道护航等报道。我总是不以为然,没有感觉。今年春节,我随爸爸妈妈回湖北老家探亲,着实体验了一把春运出行的滋味。我们乘坐的是宜昌发往北京西的K50次列车,由于人太多,即使提前了10天也只买到了站票,为此,我们准备了3个小板凳。晚上八点,开始检票了,人流开始向检票口  相似文献   
102.
正戏曲中"起霸"的程式来自吴郡演员陈明智扮演《千金记》中的楚霸王,这是众所周知的。那么,各剧种中广泛流行的"帽翅功"是怎么来的呢?清焦循《剧说》卷五记云:冯南谷,吴门博徒,善诙谐。尝负博钱十万,丐贷豪门。时王弇州在座,戏以优人风流帽袭其首,云:"能诗,当如所请。"冯即朗吟:"天下风流少,区区帽上多。鬓边齐拍手,恰似按笙歌。"  相似文献   
103.
104.
周荻潇 《今传媒》2020,28(5):40-42
自2017年以来,国内首档大型融媒体互动戏曲节目《角儿来了》每周在中央广播电视台戏曲频道播出。这档节目的宗旨是"还原名家本真,寻回时代情怀",主打"融媒互动、跨屏播出、全民参与、情境访谈、科技点亮舞台"等创新点。过去的戏曲题材媒体产品往往更关注于回溯戏曲发展历程和介绍戏曲界的老艺术家,但这种形式难免会让观众产生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感。中央广播电视台大型融媒体互动节目《角儿来了》聚焦当下,运用融媒体手段对戏曲名家和流派进行推广,这一点与本研究所探讨的问题相契合。  相似文献   
105.
作为民族文化瑰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歌仔戏,是传承和普及闽台文化、体现两岸同根同源的活化石。本文阐述将歌仔戏引进中学音乐课堂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剖析歌仔戏引入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难点,总结教学与探索中的实践经验,为歌仔戏这一文化瑰宝走进中学校园和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6.
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绚丽多彩,而音乐就是民族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所以,音乐老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为学生讲解我们的民族歌曲、介绍我们的古老乐器、传播我们的多元民族音乐文化,以此引导学生对音乐建立初步的认知,培养学生优良的音乐素养,让学生感受到我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107.
收获荣誉     
《音乐世界》2014,(11):10-10
2013年度蒙牛酸酸乳MusicRaido中国TOP排行榜颁奖晚会部分获奖名单:  相似文献   
108.
109.
同学们的作文,总体上说不是太好,但就部分而言,不少文章却写得相当精彩,令人深受感动. 如有篇《除夕之夜》,写除夕晚上看电视引起的一场冲突:晚上八点,正是电视体育频道“春节奉献”的“足球之夜”,作者是足球迷,哪能放过这个好节目!可是这时正是爸爸妈妈最喜欢看的“春节联欢晚会”.怎么办?作者来个“先下手为强”,吃了晚饭就“一个人抢先坐到电视机旁”.  相似文献   
110.
清中叶以来,各省外江班集中进入岭南地区,对粤剧、潮剧、广东汉剧三大剧种的形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外江班在广州、潮汕、梅州等地与本地班竞争、融汇的进程,展现出外来戏班与本地戏班、外来人群与本地族群、外来文化与地方文化既冲突又融合的历史形貌。外江班与本地班之间升沉消长的动态关系及外江戏的"在地性"转化进程,对研究粤剧和广东汉剧的生成机理,还原清代中叶以来岭南戏曲文化生态,揭示地方剧种与地域族群文化关系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