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0篇
教育   94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梁昀 《今日科苑》2011,(21):85-88
<正> 有关调查结果表明,在我国通过电视、报刊杂志、广播获取科技信息的公众分别占91%、44.9%、22.4%。从这一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电视在科技的传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多年来,电视科技节目却一直不能成为电视节目中的收视亮点,观众觉得电视科技节目理解和接受起来晦涩难懂。调查表明,在我们国家公众自认为能比较理解科技新闻的人有31.5%,认为能充分理解的人只有4.5%,而对报  相似文献   
32.
袁群芳 《湖南教育》2014,(11):60-61
"做人,就应该做一个好人,做一个善良的人。善良的人心中有爱。教师更应该努力做一个善良的使者,就如蒲公英一样,在学生心中播种善良的种子。"这是《吴正宪给小学数学老师的建议》这本书开篇的一句话,读后久久不能忘却。从教多年来,一直没有这么认真地近距离感受吴老师、品读吴老师。拿起以后,就欲罢不能了。吴老师的书里,没有太多华丽的辞藻,没有板着脸的严肃地说教,没有让人晦涩难懂的高深理论。  相似文献   
33.
法理学课程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法学专业基础必修课,它承担着引领法学的初学者入门的任务,但实际教学中,学生对法理学学习兴趣不高,要从教材改革、教学方法改革入手,丰富教学资源,以适应培养面向基层、面向地方、面向农村法律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34.
中学生作文特别是考场作文,常会出现这种因缺乏感悟升华、缺乏细节形象化以及层次太杂的晦涩作文。这种作文的“急就章”,若能从使感悟文字明确化、使平淡的细节具体化、使叙写的思路清晰化这三个方面着手,加大训练力度,一定能够很好地破解作文晦涩问题,提高作文分数。  相似文献   
35.
实验和科学之间联系密切,二者相辅相成、互相影响。通过实验能够进行科学研究,在进行科学研究的时候也离不开实验。实验是物理学科的基础,许多物理问题需要通过实验来进行研究。在高中物理知识体系中,力学相关知识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教师在开展物理力学内容的教学时,应充分认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借助物理实验将原本晦涩难懂的科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启发学生进行思考,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36.
燕卜逊提出含混之说,可视为现代诗语的属性之一,它的多义、歧解体现了张力的某些属性。诗语的含混,主要源于人类认识论上的模糊思维。诗语的含混美,维系着繁复与不确定效应。以杨炼的"空间结构"型文本为主要分析对象,肯定其在难懂之间所抵达的含混美与繁复美风格。而含混的远端是晦涩,籍此也对长期来被斥责的晦涩做出相应的辩解。  相似文献   
37.
俞平伯《古槐梦遇》再现了知识分子的苦闷与无助、不安与恐慌。俞氏的“自我”是伴随着传统文化的衰败逐渐发展起来的。《古槐梦遇》的篇章不外一时一地的记忆,记录了心绪的波动,是作者心灵和生命自我的投射。其文略具《世说新语》遗意,又不乏顿悟,加上语言浑融、雅洁,起到了以小见大、曲径通幽、参证物理人情的效果。  相似文献   
38.
"诗魔"洛夫诗歌创作的晦涩倾向历来有毁有誉,尤其表现在探索时期的诗作《石室之死亡》上。《石室之死亡》晦涩倾向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结构形式的"完整性"与"非完整性",语言构成的非逻辑性及修辞的繁复性,意象的繁复与非理性联结,主题的放射性与多元性。西方现代主义诗风尤其是超现实主义诗风的影响,以及洛夫独特的生命体验及其诗学观是主因。纵观中国现代诗的发展历程,始终存在晦涩与或的争议。适当的晦涩是允许的,但过度的晦涩影响读者接受,也会阻碍中国现代诗的前行。  相似文献   
39.
文章从“滕胧诗”一词的导源、释名入手,指出了朦胧诗主题的模糊性存在两种情形。一是晦涩型(即诗意艰深难懂);二是多值型(即诗意亦此亦彼)。认为朦胧诗的模糊性有着多种致因,但最主要最直接的还是象征手法使然。象征的主要特征是“暗示性”(即通过某一特定形象以表现或暗示超越这一形象的含义)。象征的生成机制是相关事物间的“可拟性”(即相互对应关系)。由于社会历史环境和政治文化背景、西方现代文艺思潮以及我国传统诗论的多重影响,诗人往往选择象征手法进行创作。而正是由于象征所具有的涵盖性及主观随意性等特质,导致了朦胧诗主题的模糊性。文章从“量变到质变”的哲学思辨角度。指出了滕胧诗的“朦胧度”应有的极限。  相似文献   
40.
文言文是中华文化的精华,是开启古代灿烂文化宝库的钥匙。《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然而文言文晦涩难懂,尤其是一些现在不常用的生字,学生都不认识,更难理解。另外,学生平时不用文言文交流,也基本不写文言文,学习文言文仅限于教材,为考试所迫,根本提不起兴趣,更别说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