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各国文化   3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卢雪文,北京市曲剧团国家二级演员,1978年考入中国戏曲学院学习,师从于北京曲剧老一代表演艺术家魏喜奎、孙燕琴等先生,历经二十余载,在曲剧舞台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85年调入北京市曲剧团,曾在曲剧《珍妃泪》、《夜与昼》、《少年天子》、《烟壶》剧中饰演主要角色。3年后在北京市优秀新创剧(节)目调演活动中荣获“优秀表演奖”。  相似文献   
12.
赵沛 《培训与研究》2009,26(6):76-78
曲剧艺术,自1926年诞生以来,其发展经历了从民间的传唱转向对现有文本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后,该剧种的传承开始慢慢在现代社会中退去。本文通过对近30年的文献梳理,在了解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现有的学科知识框架,依据事实,对这一剧种的历史与现状作出较为全面的判断,力求为后续的研究工作做理论准备。  相似文献   
13.
14.
15.
河南曲剧音乐,来源于说唱音乐——河南大调曲子。常用的唱腔曲牌有40个左右,主奏乐器为曲胡。曲剧的唱腔音乐优美、抒情、细腻而又明快、活泼,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为人们所喜闻乐见。  相似文献   
16.
烸铂 《档案天地》2015,(2):36-40
魏喜奎,中国著名曲艺表演艺术家,奉调大鼓和北京曲剧演员。1926年出生在时属直隶省下辖蓟县的一个穷苦艺人家庭。幼年随父兄在唐山学唱乐亭大鼓,1930年来到天津,又得到天津乐亭大鼓名流王佩臣的指点。她融乐亭大鼓、奉天大鼓、辽宁大鼓的曲韵精华为一体,创成奉调大鼓,为曲坛增添了一个新曲种,可谓功深艺博。擅演曲目有奉调大鼓《李大成救火》、《渔女和战士》、《宝宝娶亲》、《宝玉哭灵》,北京曲剧《柳树井》、《罗汉钱》、《红花向阳》、《杨乃武与小白菜》等。  相似文献   
17.
净行(俗称花脸)在戏曲中是一个重要行当。净分文武,文净(即大花脸)多是扮演历史上有名的将相,如包公、姚期、徐延昭等。武净(即二花脸)多是扮演刚强勇猛的武将,如张飞、李逵、焦赞等。白脸多是扮演奸雄人物,如曹操、董卓、潘仁美等。这些人物在戏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许多卓有成就的花脸演员,用他们精湛的表演,塑造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在观众中广为流传。  相似文献   
18.
南阳曲剧曾称"高台戏"、"曲子戏".加世纪50年代改称"曲剧",曲剧音乐主要是在南阳民歌和南阳民间说唱大调曲子的基础上形成的.它的唱腔结构为曲牌体,唱腔曲牌有一百多个.大多数曲牌均可互相连接,或以单曲反复的形式构成唱段,无固定的套曲形式.  相似文献   
19.
曲剧艺术,自1926年诞生以来,其发展经历了从民间的传唱转向对现有文本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后,该剧种的传承开始慢慢在现代社会中退去。本文通过对近30年的文献梳理,在了解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现有的学科知识框架,依据事实,对这一剧种的历史与现状作出较为全面的判断,力求为后续的研究工作做理论准备。  相似文献   
20.
曲剧《阿Q与孔乙己》是陈涌泉先生的一部作品。该剧以鲁迅先生两部名著为依据,以现实为经、以小人物的坎坷经历为纬,借助阿Q与孔乙己、吴妈等人物的心理呈现,为文学经典的现代解读树立了成功的范式,对当下利益最大化追逐所导致的民族心理结构紊乱予以烛照,不啻是一剂警世劝俗、提升民众审美品位的良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