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7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拿起书架上的《朝花夕拾》,是因为书名引起了我的好奇。朝花夕拾也就是旧事重提。这部散文集叙述的是鲁迅的童年往事。书中的故事,是鲁迅个人的,也是我们的,它带着我们走进了他的那些日子。  相似文献   
12.
中学语文教师应该激发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兴趣,促使他们进行有效阅读,从而提高读写能力,培养良好的语文素养。在新课标内容中,列出初中名篇阅读书目有10多部,比如《朝花夕拾》、《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简·爱》、《伊索寓言》等,阅读这些名篇名著对于提高学  相似文献   
13.
鲁迅作品一直是中学语文的重难点,本文以新课程理念为依据,对鲁迅作品《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初始课设计导读,供同行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4.
这本书是国学泰斗汤一介先生生前的最后一部作品,也是汤一介、乐黛云夫妇与一双儿女合著的唯一一本家庭回忆录。文字平实厚重、真挚深情,配以66张珍贵历史照片,深厚的亲情和时代烙印下的忧伤溢于言表,大师的人生态度、深邃博学的哲学思想尽现其中。中国知识分子家族的百年风雨、心路历程,中国士人的历练与飘摇,儿女眼中的朝花夕拾,北大燕南园的往事回忆令人动容。  相似文献   
15.
有一部外国影片叫《风流寡妇》,如若改成《风流遗孀》,就会立刻韵味全无.再如《旧事重题》是鲁迅先生回忆往事的一组散文,后来结集出版时,先生已将其更名为《朝花夕拾》,使之立即有了浓重的诗情.试想,在黄昏时分捡起早晨的花朵细看细想,那思绪之联翩,那感慨之万千,不是足以让人品味再三再四吗?  相似文献   
16.
《朝花夕拾》的传记批评式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传记批评的角度审视《朝花夕拾》,其创作不仅是过去生活的回忆,同时受到“当下语境”的影响。从思想内容到文体形式这种影响广泛而深刻,有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鲁迅、解读作品。  相似文献   
17.
死亡一直是鲁迅作品中常谈深论的一个问题。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鲁迅先生最深最广地涉足了死亡世界。鲁迅的作品从来都是直面任何“死亡”的暗示与明宣。生与死几乎贯穿其作品思想中心,他希望一切在死亡中得到生存。在《朝花夕拾》这个回忆散文集中,我们可以看到鲁迅的死亡意识标志着人的觉醒和个体生命的成熟,他的死亡意识浸染着对个体生命的深刻思考,反映其面对死亡的坦然超脱,直视死亡而后反顾自省的深沉回思。反抗死亡折射出反抗绝望的人生主题。  相似文献   
18.
19.
传统的语文教学一直重视朗读在教学中的作用。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文中淋漓尽致地暴露了古代私塾教育的呆板,但先生后来雄厚的笔力也得益于此。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这是古人的读书经验,非常值得我们当代学生借鉴。一个人的学习能力不是教师讲出来的,更不是多媒体教学所能承揽的,而是在教师的启发、点拨下同学们经过“历练”练出来的。所以“搭建学生历练”的平台是新课程下每个老师努力的方向。朗读教学则是“历练”学生的最本质活动。  相似文献   
20.
王雷 《文教资料》2008,(36):39-40
方言在国人心目中,在各民族的实际生活中,在很多指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特殊的文化传承发展中,是永远消除不了的.它既体现了各民族的历史渊源,也体现了一个多民族国家的精神风貌.本文就鲁迅文学作品中的吴方言进行了研究,论述了昊越文人对鲁迅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