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教育   45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1.
《教育艺术》2003,(9):22-22,27
问:中华教育艺术研究会建会15周年了。在众多的民间学术团体中,你们独树一帜,充分利用演讲、著书、培训等多种形势宣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人民群众中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您能简要介绍一下研究会的情况吗? 答:中华教育艺术研究会成立于1988年5月12日,是在中共中央关怀下成立的全国性学术团体。  相似文献   
22.
维也纳之梦欧陆雨,欧陆风,这里的一切都伴随音乐进入梦魂中。欧洲是美的,这是壮阔之美,是哲学之美。奥地利是美的,这是深邃之美,是艺术之美。维也纳更是美的,这是隽逸之美,是音乐之美。这里的美,不仅仅是指青山绿水、花草树木,还包括那欧洲特有的建筑:气势恢弘的大教堂、古朴庄重的桥梁、富丽堂皇的歌舞剧院,还有那哥特式、巴洛克式的楼宇……那独特的气息和文化氛围,引人入胜,令人陶醉。我来到维也纳,一直住在大使馆里。除了演讲外,我在傍晚总想到街上走一走。我常常会来到街心广场,坐在路边的椅子上,静静地欣赏这里的一切:树的绿,花的香;…  相似文献   
23.
一封来信     
尊敬的李燕杰老师: 您好! 晚辈是中国口才网的文若河,一位对您仰慕己久的年轻人.作为一个在演讲界默默无闻的晚生后辈,当初贸然请您--中国演讲界的泰斗,为我和颜永平老师合著的<会说话,得天下>一书作序,心里是相当惶恐的.  相似文献   
24.
博客     
《天津教育》2011,(9):60-60
秋思悠远(卢瑞)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lr19718教育家应该有大爱。著名演讲家李燕杰说:"大爱无外,大爱无内,大爱无私,大爱无畏,大爱无怨,大爱无悔。"爱教育,爱学生,为学生,倾力、倾心、倾情,一路播种,辛勤耕耘,化腐朽为神奇,启冥顽为智慧,在铸就爱的事业中,展现教育家的人格魅力,这才是教育家的风采。  相似文献   
25.
瞬间的思考     
人生在世,虽然只有三万余天,但是总应该利用有限的生命,为人类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并且应尽可能多地为人类创造辉煌的业绩。一从小处而言,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环境,所谓存在决定意识。一曰自然环境。古往今来,人们研究风霜雪月天地山川,实际上是盼望借助大自然为人类创造一个高雅、美好的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26.
李燕杰是当代杰出的教育艺术家,他在长期的实践中构筑了宏大的教育艺术思想体系,是中国当代教育艺术研究的重要成果。他对教育艺术的地位、本质做了深入的探究,将教育艺术提升到教育战略的高度,体现了顶层设计的理念;他关于教育艺术的创造性、审美性、实践性、启智性的本质论的观点,是我们区分教育艺术实践与一般教育行为的标尺;而教育艺术修养论和教育艺术魅力论的主张,则为我们建立教育艺术评价标准、引领教师成长为教育艺术家指明了路径;他的教育艺术实践论和教育艺术发展论所体现的开放性、发展性、创造性的理念,是我们进一步拓展研究领域、增强教育艺术魅力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27.
李燕杰是中国第一位由中央领导提议评审的德育教授,是改革开放以来最早从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并取得杰出成就的教育家。他认为儒家、道家、释家、法家、墨家等代表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思想中蕴含了丰厚的滋养国家和民族健康发展的精神营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巨大精神力量。李燕杰在60多年的教育生涯中,高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火炬,书写了一部以美善铸魂、智德育人为内涵的教育传奇,是中国当代教育史上的一座丰碑。李燕杰的教育实践,是我们今天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一个范本。  相似文献   
28.
29.
《报林求索》2009,(12):98-98
<正>2009年11月19日,在北大百年讲堂隆重举行了"中国第六届教育家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等500余人出席了大会,能量娃首席教育专家程泊华受邀参与本次大会  相似文献   
30.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我很喜欢这两句话。为什么喜欢?连我自己也说不清楚,我觉得它内在含蓄,外在优美,耐人寻味。把它写在宣纸上显得挺潇洒,编在诗中显得有意境,体现在生活中,别有一番情趣和感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