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704篇
科学研究   58篇
各国文化   21篇
体育   108篇
综合类   25篇
文化理论   11篇
信息传播   23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39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21.
1986年夏,我参加《四川组织史(建国前)》编写工作,对大革命时期中共四川地下党的史料进行过系统的收集、整理、编写。重读英烈们生前身后事,让人禁不住潸然泪下,为之景仰。王右木、恽代英、杨闇公、廖彬,每一个名字都是一颗闪亮的星辰,闪烁在共和国的苍穹上。岁月悠悠,沧海横流,英雄们的身影矗立在历史的烟尘中依然那样的清晰、那样的挺拔。  相似文献   
822.
新闻榜     
《中国新闻周刊》2004,(42):12-12
妞妞:高官之女的从影风波妞妞——这位年仅25岁的女孩,因为一部自编自演的电影《时差七小时》和深圳市委副书记之女的身份,而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这部电影投资金额达2100万元人民币。影片上映后,深圳有关部门联合发文“推荐”初中学生观看。让人质疑的是,妞妞任职深圳市委副书  相似文献   
823.
《河北广播》2007,(5):I0001-I0001
河北电台在圆满完成十七大会期宣传报道的基础上,于大会开幕的第二天10月16日即发出认真组织学习十七大文件的通知,迅速对全台的学习宣传作出安排部署;26日进一步召开全台干部职工大会,对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再次动员部署。分党组书记、台长杨兴盛传达了党的十七大精神,[第一段]  相似文献   
824.
党的十七大是全党和全国人民政治生活的头等大事,为宣传报道和转播好十七大,我台于10月11日召开全体干部职工大会再次动员布署。大会传达了省委、省委宣传部、局领导的有关讲话精神,杨兴盛台长作了动员讲话,就落实好各级领导指示和确保安全播出提出明确要求。[编者按]  相似文献   
825.
石达开在诛杨问题上的态度是颇为复杂的。他固然赞同杀杨,但是却并没有参与诛杨“密义议”;他在事变后匆匆赶回天京,目的是要制止韦昌辉等的滥杀,而并不是为了给杨秀清报仇。  相似文献   
826.
杨栩生教授的新著《李白生平研究匡补》广搜博采,在充分掌握资料的基础上,做了不少爬梳别抉,探幽索微的工作,提出了不少真正属于个人研究心得的精辟见解;而这些见解对于我们认识李白,走近李白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827.
1927年3月初,中共上海区委与各方政治力量谈判协商关于临时上海市政府委员人选时,发生了取舍杨之华或郑毓秀的争执,并引出了一场风波。为此,瞿秋白在《中国革命中之争论问题》“17条策略”中破例“点名”杨之华,旨在批判党内右倾错误。  相似文献   
828.
文中隐含是指古文省略之外的深层简省现象,所简省的词语或句子,必须根据特定语境进行推导才能添补出来,这种添补可能并非绝对准确,但必须求得与所在语段整体意义相一致。本文节选自《春秋左传隐含研究·下编》第一部分中的第二节。此文通过对六个例子隐含状况的揭示与分析,由一个侧面表明:《左传》隐含,乃客观存在的事实。  相似文献   
829.
两税法是唐代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适应当时土地集中、商品经济发展的赋役制度。两税法的总原则是“量出制入”,其主要特点是以资产定税。这一制度否定了“以丁身为本”的赋役制度,征税标准从人丁转移到土地资产,对唐朝后期的政治以及唐以后历代税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封建社会赋役制度发展中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830.
本上编从杨沫的原生态人生经历-林道静的历史故事、林道静同余永泽的化道德观的差异-政治人生观的分歧、小说的再版修改等三方面着手,寻绎《青春之歌》被主流话语叙事所遮蔽的可能性语义。下编分析了杨沫早期和青春期的认同危机,从她的个人主义到集体主义的转换中诊断她个体内在的无意识冲动,即逃避自由的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