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4篇
  免费   1篇
教育   310篇
科学研究   19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3篇
信息传播   3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一、在新的起点上全面谋划教育改革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教育对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都十分重要。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尤其要把发展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只有办一流教育,出一流人才,才能建设一流国家。  相似文献   
102.
要在大学里培养出杰出人才,特别是非常杰出的人才,必须有好的生源,必须从小抓起,从基础教育抓起.钱学森之所以能成为世界级杰出人才,1929年时的北师大附中及其校长林励儒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03.
“钱学森之问”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是钱学森最后的心结。这位杰出的科学家在晚年不止一次向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谈起他的忧虑——“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4.
“为什么中国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中国建国六十年了,为什么没能培养出一个世界级的科学家?”这是钱学森去世前反复追问和思考的一个问题,也由此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当前教育的关注与反思。  相似文献   
105.
在这春寒料峭的日子里,打开电视和互联网及报刊,都在以不同篇幅报道了一位22岁的年轻人被破格晋升为正教授级研究员,据说是中国目前最年轻的教授,这个消息不啻如石破天惊,由此引发了一轮热烈的关注和激烈的争议。2012年3月20日,成功破解国际数学难题"西塔潘猜想"的22岁中南大学学生刘路受聘为该校正教授级研究员,并接受校方一百万奖金。  相似文献   
106.
科技人物     
, 《中国科技信息》2012,(19):15-19
丁肇中:基础研究是社会发展原动力"今天,人们似乎还和两百年前一样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当我们还未解决能源、疾病、人口过剩等困扰社会发展的燃眉之急时,到底应不应该建造卫星探索广阔宇宙,或者发明加速器去探索微观宇宙?"9月18日,在发展中国家科学院第23届院士大会上,诺贝尔奖得主、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在大会特邀报告《科学与发展》的开头就抛出了这样的问题,引发全场来自60多个国家500余名科学家的深  相似文献   
107.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导弹之父钱学森留给大家的问题。简言之,就是中国目前的教育模式不能有效地激励人们去创新和发明创造。  相似文献   
108.
东华大学(原中国纺织大学)地处上海,是部属全国重点大学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是中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士三大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之一。半个多世纪以来,学校已发展为以工为主,工、理、管、文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现有纺织、材料  相似文献   
109.
《广西教育》2010,(7):4-8
钱学森大师走了,带着巨大的遗憾,留下一个振聋发聩的惊天巨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位毕业于加州理工学院的巨人,将他一生的聪明才智都奉献给了祖国,可是,直到他闭上双眼,都没能看到自己的祖国有一所像加州理工学院那样的大学。早在2005年7月30日,钱学森就曾向温家宝总理进言:“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0.
我们对34位院士以及38位艺术家和人文科学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杰出人才、优秀科学家,或者说创造出对社会非常重要的价值的人才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他们都是有追求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