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4篇
  免费   1篇
教育   310篇
科学研究   19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3篇
信息传播   3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物理教学探讨》2008,(2):F0002
本书从教育学和人才学,从科学学和创造学的多视角来研究爱因斯坦与教育。内容包括:教育对爱因斯坦的影响,爱因斯坦对教育的影响,和谐教育与和谐教学,学校课程与和平教育,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意义,爱因斯坦创造奇迹,爱因斯坦的科学认识论,创新杰出人才的成才之道,培养创新杰出人才的教育,教育原理、教育模式、教育经验。本书是学术性与普及性相融合的读物,其论述简明而生动,文理渗透,且图文并茂,具有可读性。本书适合小学、中学、大学的广大教师,以及大专院校和职业院校的学生阅读参考。  相似文献   
22.
我国高校科研经费大多通过竞争性渠道获得.科研经费分配依据什么原则,是重成果(科研生产力)还是重名望,是关系到国家有限的科研资源能否得到合理的分配、高校科研发展定位的重大问题.本文运用定量研究的方法,发现在高校竞争性自然科学基础研究经费分配上,名望的作用显著大于科研生产力.  相似文献   
23.
钱学森曾提出一个尖锐的问题":为什么我们大学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最终的归结肯定就是基础教育阶段没有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见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性。可是拿什么来评价是否培养出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是非常棘手的问题。  相似文献   
24.
屡屡参加各级各类学校各种各样的庆典,在享受贵宾礼遇的同时,总希望借他山之石,为我所用。但每次活动结束,在惊叹于活动组织、节目策划、来宾档次、领导级别的同时,心中总难免有些许缺憾:庆典的主题几乎无一例外是弘扬主旋律,历数学校优良传统和辉煌成就;庆典的主角无一例外的是各级领导、杰出人才和优秀校友……  相似文献   
25.
刘文清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1,(3):F0002-F0002
男 河南省项城市人。 现为浙江传媒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教授、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被中国文联授予“99中国百杰画家”,获国家人事部颁发“当代中国画杰出人才奖”。著有《刘文清国画作品集》、《中国当代美术家——中原画风国画卷刘文清》,《电视美术》等。  相似文献   
26.
研究生教育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阶段,创新能力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方面。我国研究生在科研的基础能力方面可以满足科研工作的基本要求,在一般工作能力、信息加工能力、运用现有科研方法的能力以及成果的表达能力等方面进步较快,但在杰出人才所必须具有的创新能力方面还  相似文献   
27.
曹宁文 《教育导刊》2014,(10):84-84
每到诺贝尔奖颁奖时,总会有人重复“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也许,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看看杰出人才的特质。新科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卡普拉斯教授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对化学反应做计算机模拟,逐渐涉及多个领域的应用:莱维特教授“现在还是自己编程”“总是去做新的东西”:而瓦谢勒教授对工作的看法是“就像你看到一块表。你会想知道它是如何工作的”……对于事物本质的孜孜以求,突破传统、对新技术的精深掌握和创新应用,是三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的共同特点.概括成关键词就是创新和引领——创新性地拓展研究思路与方法.弓顺和把握学科的发展方向.这也是优秀科研人员必备的素质。培养杰出人才.也要落实到这两个关键词——从教学上来说,要侧重弓顺;从学习上来说,要勇于创新。  相似文献   
28.
佚名 《师道》2014,(7):55-56
“为什么现在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对此,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问。温家宝总理也在问。估计还有更多的人在问、在思考、在反思。  相似文献   
29.
启发式教学无疑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篝火,挖掘学生智力的潜能,更好地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杰出人才.  相似文献   
30.
自强小学自1915年创办以来,历经九十载。一代代自强人恪守着“求实、谨信、辛勤、节约”的校训,努力奋斗、锲而不舍,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其中副省级以上领导7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