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4篇
  免费   1篇
教育   310篇
科学研究   19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3篇
信息传播   3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文章在简要介绍了关于创造力的各种理论和评述后,重点介绍了关于创造力的系统观点,强调创造力的表达或杰出成就的出现不应该被看成是个体的特征,而是个体和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是一个需要在一定时间进程中由量变到质变的累积过程。同时,从个体的创造力、家庭对创造性人才发展的影响,以及社会文化等因素对人才发展的影响等方面,探讨了与杰出人才培养有关的问题。在教育教学中,从理念到课程、从形式到方法都应该学生为中心,真正开展因材施教,使教育教学适合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水平和特点;在人才评价和使用机制上,应注重人才制度的建立和管理机制的完善;在建立和完善人才制度的同时,在全社会营造有利于创造力表达的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32.
日本学者下村修作为绿色荧光蛋白质的发现者及其结构研究的开创者,与查非、钱永健一同荣获200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对下村修投身生物发光研究的经过以及取得多项重大科学突破的经历进行了梳理,并结合"钱学森之问"从多个角度对下村修的成才之路展开了分析。最后就下村修这个案例对杰出人才的培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3.
34.
吴铭 《成才之路》2010,(36):I0007-I0007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科学界泰斗钱学森虽已离世,但他留下的"钱学森之问"至今无解。在人文艺术领域,同样弥漫着中国式的"大师焦虑症"。很多人在问:在今天这样一个中华民族正在经历伟大复兴的时代里,能够与前辈比肩而立的新一代大师却千呼万唤出不来,到底是哪儿出了问题?  相似文献   
35.
曹咏梅 《成才之路》2010,(8):I0005-I0005
五年前,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感叹。中国为什么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一“追问”,让中国教育界反思至今。今年“两会”期间,钱学森的弟子之一.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杜善义,以及曾师从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的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和生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他们认为,普遍存在于社会的浮躁情绪,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最大敌人。  相似文献   
36.
饶毅 《留学生》2013,(1):22-22
现代中国并非没有杰出人才,而是-在现今的文化中,杰出人才很难被发现、包容和鼓励,只要他们稍微“冒出头”,便会遭受排斥甚至打压。要解答“为什么中国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个“钱学森问题”,需要反思国内文化对人才培养的不利影响,建立起新的人才文化。  相似文献   
37.
曾明彬 《成才之路》2013,(10):I0003-I0003
创新领军人才,是既具有杰出性又具有引领性的新型人才,其杰出性表现在必须是本专业、本领域公认的专家和杰出人才,其引领性表现在必须能够带领一个创新团队不断攀登创新高峰。创新领军人才须具备领导力,是由创新领军人才的作用决定的。随着社会分工水平和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创新团队要想多出创新成果,就  相似文献   
38.
曾明彬 《成才之路》2013,(6):I0003-I0003
创新领军人才是既具有杰出性又具有引领性的新型人才,其杰出性表现在必须是本专业、本领域公认的专家和杰出人才,其引领性表现在必须能够带领一个创新团队不断攀登创新高峰。创新领军人才须具备领导力,是由创新领军人才的作用决定的。随着社会分工水平和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创新团队要想多出创新成果,就要集成大量不同方面的信息和专业技术知识,并  相似文献   
39.
于童 《成才之路》2013,(35):1-2
第二十四章 教育创新的战略选择 教育创新的根本宗旨在于有利于培养和造就杰出人才,这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思维。当然,这是一项长远的系统工程,为了实现这一系统工程,从现在开始就必须认真研究,努力实践。尊重人才,尊重创新,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辉未来。  相似文献   
40.
于童 《成才之路》2013,(25):1-1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提出一个沉重的命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美国副总统拜登也在大洋彼岸冷眼指出:中国可以培养出很多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但创新者却寥寥无几,因为中国人"无力创新"!美国国会经论证也得出结论中国出不了乔布斯!钱老振聋发聩的提问,让我们开始反思教育理念,也让我们这些媒体人感受到了必须有所作为的使命感。在本刊学术顾问刘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