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20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11篇
教育   1040篇
科学研究   680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18篇
综合类   73篇
文化理论   31篇
信息传播   1654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63篇
  2022年   175篇
  2021年   209篇
  2020年   224篇
  2019年   135篇
  2018年   101篇
  2017年   150篇
  2016年   160篇
  2015年   230篇
  2014年   406篇
  2013年   287篇
  2012年   335篇
  2011年   329篇
  2010年   184篇
  2009年   132篇
  2008年   106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民意:与我国公共教育政策制定同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众的参与是保证公共教育政策公共性、合法性的基石,也是提升公共教育政策制定的民主性和科学性的重要途径。而在我国公共教育政策制定过程中存在着民众的意志表达愿望不强烈、获得公共教育政策制定的信息不充分、民意表达的路径不通畅等障碍。构建我国公共教育政策制定与民意表达之间良性互动的平台,一是要更新公共教育政策制定的理念;二是完善公共教育政策制定的民意参与制度;三是拓展民意的表达渠道;四是进行科学的民意调查;五是发挥社团组织的作用。  相似文献   
42.
近年来,我国公民通过互联网参与政治的现象日益增多,重大网络事件从2003年的每年几起,到2007年的每月一起,发展到2009年以后的每月数起。但凡官员因渎职、失职,公权缺位、越位、错位而按党纪国法论处的案例,多有网络监督的影子。比如:黑  相似文献   
43.
教育舆情是教育政策制订、执行与评估的重要依据,公众满意度是教育舆情的重要构成。基于对浙江省样本区内小学、初中、高中家长对教育满意度的调查发现:公众对学校教学质量和校园安全满意度较低;公众对教育公平的满意度有所上升,但形式公平大于实质公平;教育乱收费现象仍是公众的主要诉求,不同的家长群体对一些教育热点问题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加强学校建设、遏制教育腐败、针对不同群体进行有差异性的家校合作、建立公众与学校责任分享机制等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公众的教育满意度。  相似文献   
44.
近年来日新月异的新媒体技术,不断深刻影响和改变着高校师生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对高校而言,如何顺应时代的潮流,构建起高校新闻宣传网络舆论引导机制,把握高校新闻宣传的话语权,开展网络思政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5.
46.
47.
网络舆情作为一种新兴传播媒介,迅速的影响高校学生动态并引导着学生思想的走向。随着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发展,高校网络舆情更多需要疏导方针进行有效的引导和管理。本文通过对疏导方针在高校网络舆情中应用坚持的原则,高校网络舆情对疏导方法提出更高的要求,高校网络舆情监管实施疏导原则的保障等方面内容进行阐述,提出了高校网络舆情应用疏导方针的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48.
为适应新形势下网络安全工作需要,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应运而生。该系统旨在对网络各类信息进行汇集、分类、整合、筛选等技术处理,实现最大社会效益,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本文通过梳理网络安全相关政策,分析网络舆情监测系统的应用,总结技术运用带来的社会效益等方法,以期给大家启发。  相似文献   
49.
日常生活中会涌现大量的新词、热词,这些凝练个性的词语,是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代表了一定社会阶层的民意和情绪,准确表达人们对事件和生活的态度,是这个时代不可忽视的真实力量.比如,提到2012年,人们还会回忆起“正能量”“你幸福吗”“屌丝”“江南style”等词语.  相似文献   
50.
朱佳 《采.写.编》2023,(1):157-159
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学生的日常生活以及学习都少不了各大网络平台的参与,与此同时,这也成为大学生发表自身观点、推动高校舆情发展的主要阵地。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如何应对舆情、进行管理与引导十分重要。本文通过对当下高校的舆情管理现状进行调查,探究舆情发展的特征以及主要影响因素,就如何对舆情进行管理等相关策略展开分析,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的思想、价值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