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各国文化   1篇
信息传播   16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张世轶 《兰台世界》2012,(16):60-61
《国闻报》诞生于天津,以启发民智、宣扬变法为己任,是19世纪末中国北方宣传维新思想的重要报纸,被誉为国家"危急存亡"关头,由"维新志士点亮的一盏光芒四射的明灯"。1897年,《国闻报》连续发表了由中国近代思想家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引发重大的社会舆论思潮。由此,严复成为了《国闻报》的灵魂。王修植倡议并创  相似文献   
12.
汪康年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民间报人,有着丰富的办报经历,文章在史实梳理的基础上,对其的报刊编辑实践与思想进行了探究。报刊应保持独立;报道应该真实、客观;自律并接受监督,以保证公信力,这些都是汪康年报刊编辑思想的精髓。尽管这些观念是零散的、不成体系的,但却体现了西方报刊职业化对中国早期报业的影响以及中国报人的初步思考。  相似文献   
13.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兄弟报人同出一门,所受家训相同,习性相近.从事相同的新闻职业,业务上互相帮助提携,在同一领域里创造出相当卓的成绩而成为一时之谈。中国近现代新闻史上的这些兄弟报人,由于所处历史时段特殊,风云际会,谱写了精彩纷呈的中国新闻传播业的篇章。他们是中国新闻业早期的开拓和中坚力量,因其特有  相似文献   
14.
维新派报人是我国近代新闻事业的开创者。他们生活在没有自由的封建专制时代,对晚清政府只准洋人办报而压制国人办报的做法,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与质疑,认为这是使亲者痛、仇者快的愚蠢行为。面对西方报业繁荣兴旺的景观和晚清中国极不自由的媒介生态环境,他们向政府和社会发出了新闻自由与法制的强烈呼唤。在维新派队伍中,康有为、汪康年等人,对新兴的自由主义思潮抱有某些担心和误解,以为自由学说会给中国社会带来混乱,但是,以何启、胡礼垣、郑观应、梁启超、英敛之为代表的维新人士则认为,言论自由是人的一项基本权利,是新闻事业赖以发展的基础。尽管两种认识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也都有相当的局限性,但维新派的新闻自由观,是我国新闻史上一笔重要的财富,值得认真地研究和总结。  相似文献   
15.
汪康年出生在一个中国遭遇剧变的时代,他的一生与时代命运紧密相连。早年在科举道路上苦苦挣扎,30岁中举;一年后,担当湖广总督张之洞孙辈的家庭教师,视野、社交都得到扩大,为以后从事新闻业打下了基础。37岁到上海独立办报,任《时务报》报馆经理,成为维新派的实干家。一生中直接创办了6种民营报刊,多次率先借鉴外国经验,对报纸编排形式进行改革创新,探索报刊内容与形式的最佳结合。此外,他还曾协助策划创建过中国第一家总部设在国外的民营国际通讯社,为国家争取海外话语权。作为近代新式民间报人,他为中国近代报刊新闻事业发…  相似文献   
16.
作为晚清著名的民间报人,汪康年先后创立过6家报刊,撰写并刊登大量文章,阐明其改革救国的思想,向当政者建言献策。他不仅推动了中国近代报刊产业的发展,而且是晚清时期政治改革思潮的启蒙领袖之一。《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汪康年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2月出版)向读者完整展现了汪康年的人生轨迹、思想历程和政治影响。该书的出版是汪康年研究领域的新贡献,为晚清思想、政治和文化研究提供了珍贵史料。  相似文献   
17.
汪康年不论是在报业经营、社会活动方面,还是在其他方面,在当时都颇具影响。对汪康年的研究,无论是从论题的选择,还是资料的搜集及运用,学者都已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相似文献   
18.
19.
本文以<汪康年师友书札>为主要文献来源,试图再现国人在境外创办的第一家通讯社--远东通信社的主要经历.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历史情境剖析王慕陶、汪康年、熊希龄、外务部等参与方面的关联互动,探究远东通信社何以会呈现如此面貌的原因.本文认为王慕陶和汪康年提出的远东通信社"专为外交所设"是各方面形成共识、达成合作的基石,也是远东通信社一直贯彻始终的运作方针.但由于本身的内涵模糊,"专为外交所设"同时也为各方面人士根据自身利益和具体观点,进行不同诠释留下空间,必然会导致分歧和纠纷的出现,阻碍了合作的贯彻和深化.籍此个案也可以看到在已经进入国际化、世界化交往体系的情境下,政府机构与民间人士在对外维护国家形象,进而维护国家利益的问题上的共识、差异以及互动.  相似文献   
20.
江鸿 《新闻窗》2010,(1):118-120
谈起清末戊戌变法前夕的维新派报刊,就不能不谈及《时务报》,这份报纸不仅倾注了梁启超、汪康年等一代名士的大量心血,而且还以其出众、创新、敢言的风格名震大江南北,成为当时维新派报刊的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