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714篇
科学研究   55篇
各国文化   38篇
体育   33篇
综合类   81篇
文化理论   13篇
信息传播   417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229篇
  2013年   161篇
  2012年   198篇
  2011年   192篇
  2010年   171篇
  2009年   146篇
  2008年   164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清末书院到学堂的现代化转换--以广雅书院为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研究者将清末书院到学堂转换的原因归结为“社会的转型与自身的腐败”,但“社会转型”由于关注过于粗略而有所忽略历程;“自身腐败”则不足以表述初始转换的真实。相反,书院是在对社会转型的适应突破、内化吐纳和自身产生新生因素中实现现代化转换的。这一转换显示了事物初始转换的真实状态和转换的背后逻辑。广雅书院是实践这种转换的一个范例。  相似文献   
132.
简论中国书院藏书的五个来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33.
银岗书院     
王嘉信 《上海集邮》2006,(11):11-11
银岗书院初称“银园”。位于辽宁铁岭市银州区内的龙首山麓。清顺治十五年(1658),由湖广道御使郝浴谪居铁岭时建。占地1500平方米,建筑420平方米,由15间砖木结构、单檐硬山式建筑组成典型的四合院。前院为门房、正房、东西厢房各3间,各房之间由4个月亮门连接。后院为正房和北面的书房。朱红大门、条石墁地,院内丁香茂盛、古朴幽雅。书房面阔三间,为郝浴讲学场所。上屋正房三间为昌宫,现陈列记载银冈书院历史沿革的献资料、历史物。  相似文献   
134.
《武当》2006,(11):I0002-I0003
大凡对艺术作品的挖掘是一件快乐而富有诗意的事。而此次书画艺术作品展却有别于以往所有的展赛。我们是沐浴着灵山秋色,怀揣着大地灵气,肩负着一方水土的重托,奉上的绵绵心语和涓涓深情……  相似文献   
135.
张炜 《档案天地》2009,(3):60-61
我所在的“万松浦书院”.东临港栾河。原来觉得这条河流非常宽广,如今看,只不过是一条波澜不兴的小河.早在书院建立之初.就有专家来勘测地形。他们同时也要关心周边的风貌。我请其研究一下古河道.心里自然很想知道。这里原来的情形,毕竟,很久以前曾听过许多关于它的传说。勘测结果出人医意料:原以为古河道再宽也不逾五六十米.谁知它当年竟然宽达140米.而且还是最保守的估计。  相似文献   
136.
中国当代民办高校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呈现初步繁华之相。但是,由于内外部诸多因素的影响,民办高校的进一步发展受到制约,其中办学经费不足是其重要的原因。回顾中国古代书院的经费筹措或许能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7.
古代书院的藏书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古代书院藏书的来源、特点及管理,并论证了对现代图书馆藏书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8.
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它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千余年,为我国古代教育的发展和学术的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古代书院的主体性教育以及学习主体的学以求己和研讨切磋的研究型的学习模式,灵活的、优良的讲学、自修、研究精神,对当今教育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9.
书院和学院协同育人是当前中国内地大学书院制改革必须正视的关键性问题。学院和书院定位不明、导师投入不足、担心专业教育受冲击、双院沟通机制不健全、辅导员和导师职责不清等诸多问题都表明了双院协同育人中的困惑。这些困惑源自现代大学制度与书院制在空间离散与整合间的矛盾,管理上集权与自治的矛盾,大学教学与科研的矛盾以及对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理念认同上的矛盾。为实现双院协同育人,促进书院的可持续发展,书院和学院必须整合在培养"人"的共同目标下,基于学习成果一体化设计课内外教育方案,推进书院导师专业化发展,不断完善双院协同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40.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免费师范生的培养模式应进行相应的改革创新。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开启了我国免费师范生培养新的里程碑。孟宪承书院对免费师范生培养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三方面:整合课程体系、实施养成教育、实行"双导师"制。创新免费师范生培养模式可借鉴其特色,通过跨学科、跨院系、跨学校实现专业整合;从校园文化、院系文化和学生文化中实施养成教育;建立"导师制"、进行全方位的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