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714篇
科学研究   55篇
各国文化   38篇
体育   33篇
综合类   81篇
文化理论   13篇
信息传播   417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229篇
  2013年   161篇
  2012年   198篇
  2011年   192篇
  2010年   171篇
  2009年   146篇
  2008年   164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61.
范仲淹于天圣六年(1027)掌教应天府书院,应看作是北宋书院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在主讲该书院的过程中,率先明确了具有时代意义的匡扶“道统”的书院(学校)教育宗旨,并以此确立了培养“以天下为己任”之士大夫的新型人才培育模式,由此推动了宋初学术、书院(学校)学风朝经世致用方面的转变;后来又通过“庆历兴学”的若干措施,肯定、鼓励了这些成就,进一步推动了北宋书院的发展,明确了学术、大师在书院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相似文献   
962.
潮汕地区既是一个传统书院教育比较发达的地区,又是一个较早受到西方文明冲击的地区。在清末这一场改书院为学堂的兴学运动中,中央政府、地方官员、地方士绅、宗族势力各自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对兴学运动产生了不同的作用。潮汕地区地方势力强大、侨商众多的特点也对这场兴学运动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63.
朱熹制定的《白鹿洞书院揭示》于 12 4 1年作为御颁的“学规” ,成为全国各类学校及书院共同遵行的教育指导方针。它不仅对我国宋末及元、明、清时期的教育有过深刻的影响 ,而且对邻国日本的教育也产生过不同程度的影响 ,在江户时代 ,日本所有讲授朱子学的藩校和乡学都奉朱子《揭示》为圭臬 ,每天早晨上课前全体师生齐诵朱子《揭示》。这种传统至今在日本一些学校还保留下来  相似文献   
964.
从唐五代开始一直延续到清末民初的书院制度,在我国教育史上曾发挥过重要作用.但由于它依附于官学的地位、经济基础的脆弱性,科举以及政治的影响,使它最终未能在教育史上占据主流地位,直至最终消亡.书院的盛衰兴亡,给我们的经验教训都是有启发性的.  相似文献   
965.
周敦颐与濂溪书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敦颐(年1017-1073年)是我国近古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他在我国思想史.教育史上有重要的地位。他不仅是朱明理学的奠基人.他所创办的濂溪书堂在中国书院发展史上起了重要怍用.从他开始,理学成为书院教育的理论指导,书院成为理学社会化的主要造径。此后经二程、杨时、  相似文献   
966.
陈思思 《教学随笔》2016,(5):164-164
独立于官学系统之外的书院教育是我国古代教育史上的一朵奇葩,而书院的办学思想表现在书院建设的方方面面。本文以白鹭洲书院为例,从白鹭洲书院的选址、建筑的布局、植物配置来分析渗透其中的教育思想及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967.
胡希  彭玥 《成才之路》2020,(11):21-22
自唐代以来的书院文化是我国古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到宋朝时则因其兼容并蓄的风格和爱国主义情怀等特质蓬勃发展。文章通过考量宋代书院文化形成的原因及特点,进一步分析其对我国当代高校教育的重要启示,助益于我国当代高校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968.
对近年来出版的河西历史化研究资料中教育史方面的资料进行了整理,其中包括古代的学校教育,书院,科举,家庭教育等.因资料欠缺,以张掖教育史为主。  相似文献   
969.
景东儒学教育历史悠久,早在明正统七年就设置卫儒学,至今已有500余年历史。后改府学,建书院、办社学。儒学发展迅速,至明末,科举开科中举人数在云南20个府中排名第十三位。明代景东儒学教育迅速发展的原因:一是有悠久的傣族历史和文化作为基础;二是陶氏土知府能顺应历史潮流。以统一大业为重,忠于朝廷;三是明王朝对景东的重视。儒学教育的兴办与发展,为明王朝培养了一批官吏和知识分子,同时也增进了汉民族与傣族等少数民族的大融合。  相似文献   
970.
湘军在镇压太平军的过程中,重视对传统教育的恢复和建设。其目的是维护封建礼治。其举措为:宣扬封建教化,兴办书院、义学,标榜学习内容,恢复战区科举考试等。湘军之作为,为战后社会秩序的稳定起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