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7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4047篇
科学研究   143篇
各国文化   160篇
体育   499篇
综合类   204篇
文化理论   68篇
信息传播   1862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31篇
  2022年   137篇
  2021年   126篇
  2020年   120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113篇
  2016年   116篇
  2015年   280篇
  2014年   659篇
  2013年   529篇
  2012年   525篇
  2011年   560篇
  2010年   450篇
  2009年   420篇
  2008年   503篇
  2007年   372篇
  2006年   347篇
  2005年   277篇
  2004年   211篇
  2003年   238篇
  2002年   162篇
  2001年   166篇
  2000年   125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张磊 《政治思想史》2022,(1):39-50+197-198
在中国古代社会,“清”不仅是国家和社会对官员的要求,一定程度上也是官员群体的自期与自戒。面向官员群体的官箴书对此有较为集中的反映,特别以清代官箴书“清者大节”思想最为突出。“清者大节”是清代官箴书中对“清”这一道德操守的高度概括,由清心寡欲、清廉俭朴、清正廉明等内容构成,分别与官员的精神追求、生活准则、施政规范相对应。在历史上,官箴书“清者大节”思想作为当时政治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发挥了帮助提高官员道德素养、规约司法审判、参与塑造循吏、因应清官崇拜等作用。  相似文献   
62.
沧州段大运河文化线路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与教育价值,运河的演变为书院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书院作为古代士人研经治史、博习辞章之所,对地方稳定、培育人才、文化传承起到积极助推作用。从运河文化线路视角着手,探究沧州古代书院呈现出的真实性、系统完整性等特征,了解沧州段大运河历史上对古代书院发展的影响因素,探索书院的发展脉络,利于实现大运河的文脉传承,拓展运河文化的价值内涵。  相似文献   
63.
《春秋公羊传》是春秋三传之一,也是今文经学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两汉时期,今文经学曾一度占据经学的主流,但之后却逐渐被古文经学压制,陷入了2 000多年的沉寂。尽管成为学术史的隐流,但春秋公羊学并未断绝,保留了今文经学的余脉。清代是学术史的高峰,在乾嘉朴学的庞大系谱中,以庄存与和他创建的常州学派为代表的清代公羊学复兴了今文经学,以“不拘汉宋、无论今古”的治学思潮重现了春秋公羊学的历史价值,并在庄述祖、刘逢禄等常州学派学人的传承和弘扬中发掘出了传统社会变革的观念,为近现代启蒙思想的出现,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64.
清代文人笔下的刘三姐传说展示的是传统社会文人们的“白日梦”。清代文人通过对民间流传的刘三姐传说的改编,在幻想中满足了成为民间歌王的“野心”,以及对传说中天才歌手刘三姐产生的“性的愿望”。清代文人对刘三姐传说的记述具有重要意义,但研究者又不能不注意到清代文献中刘三姐传说的记述者从个人趣味出发生发出的种种想象导致的民间创作面貌的改变。认识不到这一点,就不能保证刘三姐传说研究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65.
清代山西村落民众认为,庙宇为补正风脉而建,庙宇只有选址正确才会发挥作用。受地理因素的影响,民众确立了村落庙宇选址原则:宏观层面,在山间主脉、山水环绕处建庙;中观层面,在村口、路口、空旷处、河流处及其它风脉缺失处建庙;微观层面,在五行八卦原理下确定最终方位。三个原则层层推进,使村落处于神灵严密保护之下,形成了一个闭合的、聚气藏风的格局。在民众眼中,这些原则和格局能够滋养风脉,防止外来煞气入侵,阻止灵气外泄,结束水脉,补足缺失风脉,为他们带来福祉。  相似文献   
66.
肖天乐 《文化学刊》2022,(3):133-136
书院制改革是高校推进管理体制改革的有益尝试,是深化高校育人模式改革的重要举措。推进新时代书院制改革,要坚持问题导向,注重解决现行育人模式所面临的“育人场域割裂、育人平台疏离、育人内容窄化”等现实问题。要把准改革方向,把促进青年学生全面发展作为书院制改革的价值目标,在尊重学生个性化差异的基础上,全面提升青年学生综合素质。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方针,在汲取中国古代书院传统智慧,借鉴国外住宿学院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中国特色现代书院制度。  相似文献   
67.
元代西湖书院作为一所集教学授徒、藏书刻书于一体的综合性书院,创建之后又经历了扩建与修复,入明以后被改为仁和县学。西湖书院继承了南宋国子监、太学的藏书及书板,并予以修补刊刻,这在中国出版史上是值得特别关注的课题。通过对西湖书院的历史沿革、藏书来源、刻书状况进行详细考索,可以进一步明晰西湖书院“收拾宋学旧籍”,裨益学林的效果,也能进一步完善中国出版史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68.
当代大学教育在培养人的独立人格上与传统书院教育人之所以为人的旨趣一致,在这个意义上具有通约性。但同时,现代社会条件中存在的高校与传统书院的社会背景完全不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进一步认识到谋求生存是人的现实性选择,同时人们还需要超越的追求,也即追求有意义的人生。因此当代高校的教育除了要专业教育外,人文综合素质教育,立德树人,完善人的人格,更是完善当代高校的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当我们重新审视传统书院的道德价值教育,研究古今成人教育的通约性和普遍性的,寻找契合点,古为今用,有助于解决当代高校应用型转型背景下德育与技能培养的矛盾,有助于把握人文综合素质教育和专业技能教育的互动关系,提高高校教育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69.
一、西汉人的名与字周代贵族出生三个月后要取名,长大成人,行过冠礼之后要取字。名和字之间在字义上一般都存在一定的关系。清代的王引之写过《春秋名字解诂》,是解释春秋时代人名和字之间训诂关系的专著。其后王萱龄著《周秦名字解诂》,俞樾著《春秋名字解诂补义》,胡元玉著《  相似文献   
70.
西安文理学院书院校区是原明代关中书院的校址所在地。历经400余年,西安文理学院作为关中书院的教育遗产资源,兼具高等教育属性和文化遗产属性。对关学精神遗产的传承、关中书院的保护和利用,是高校思想政治建设的理论支撑,是高校文化自信和文化创新的重要来源。本文以西安文理学院为例,从关中书院的历史沿革、冯从吾的教育思想两个方面进行阐述,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提供新思路,为学校创新发展提供文化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